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5部分

對它在比薩拉比亞22年統治期間帶給蘇聯和比薩拉比亞居民的巨大損失的賠償”。

6月27日,羅馬尼亞政府在復照中表示,“在準備在最廣義範圍內對於蘇聯政府所提出的一切建議,相互同意的情況下,立即進行友好商討”。但沒有明確表示歸還比薩拉比亞和“移交”北布科維納。蘇聯政府對羅馬尼亞的模糊態度極為不滿,接到覆文的當天,即向羅馬尼亞發出最後通牒,限定自6月28日起四天時間內,羅馬尼亞軍隊從比薩拉比亞和北布科維納撤出,而由蘇軍佔領;同時還要求羅馬尼亞政府對所撤地區的鐵路、工廠等設施負責保護,不得有短少和損壞。

在蘇聯的強大壓力下,羅馬尼亞政府被迫作出讓步。6月28日復照表示接受蘇聯的條件。6月30日,蘇軍佔領比薩拉比亞和北布科維納,其面積為5�1萬平方公里,人口400萬。8月2日,蘇聯最高蘇維埃透過決議,將比薩拉比亞併入摩爾達維亞加盟共和國,北布科維納併入烏克蘭加盟共和國。

建立“東方戰線”,是蘇聯對歐戰的發展所作出的最重大的反應。它包含著蘇聯決策者對國家安全問題的憂慮,即希望利用德國集中全力對付西方民主國家之機,擴大自然疆界來加強自身的戰略地位與擴大自身的安全係數。這一認識對某些中小國家來說也許具有重大意義,對蘇聯這樣一個擁有廣闊領土的國家來說卻價值不大。在面臨戰爭威脅時,蘇聯領導人考慮的首先不應是領土縱深,而應是如何利用自身的領土縱深粉碎侵略者的企圖,特別是蘇聯邊界西移並不能改變其西部邊境缺乏抵禦侵略的自然屏障這一不足。其實際效果已經證明了,“東方戰線”在加強蘇聯的安全地位方面作用甚微。相反,它所帶來的消極影響則是顯而易見的。

4。激戰北歐(1)

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的西北部有一個小國。它只有32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人口不過300萬人,但它卻是波羅的海通往北海和大西洋的咽喉之地,地勢崎嶇,山巒起伏。還有那蜿蜒曲折、近2萬公里的海岸線和星羅棋佈的港灣。這個國家便是挪威。40年代的第一個春天,德國法西斯在這裡點燃了戰爭的狼煙。

挪威重要的地理位置,引起交戰的英法和德國的關注。一旦英法控制了挪威,它就可以控制波羅的海的出海口,切斷德國海軍出入北海和大西洋的通道,從海上直接威脅德國本土的安全,還可以切斷德國從瑞典輸入鐵礦砂的道路。據統計:德國每年消耗1500萬噸鐵礦砂,其中1100萬噸要從瑞典進口。當嚴寒季節,波羅的海封冰後,鐵礦砂要經陸地從瑞典的耶利瓦勒礦場,運到挪威港口納爾維克,再用船隻運回德國。如果德國控制了挪威,不僅可以保障這一通道的安全,還可以解除英法對德國翼側的威脅和海上封鎖,開啟通往北海和大西洋的大門,縮短德國潛艇基地到作戰海區的距離,從而將英法海軍徹底趕出波羅的海和北海。

其實,德國對挪威早已垂涎三尺。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英國就用水雷和巡邏艦隊,在得蘭群島到挪威海岸的狹窄的北海上,設定了一道嚴密的封鎖網,使得德國的外洋艦隊無法到外洋,嚴重阻礙了德國水面和水下艦艇進入北大西洋的企圖。

此時,德國海軍將領認真總結了這個教訓,一致認為:將來與英國作戰必須在挪威取得軍事基地,這樣,才能打破令人窒息的封鎖,為德國艦隊開闢廣闊的海洋通道。

開始,希特勒希望挪威保守中立,並不打算入侵該地區,因為這樣更符合德國的利益。1939年12月14日,他在接見挪威國防部長吉斯林時就強調說:“挪威的態度最好是完全中立,但如果英國首先將戰爭的火種撒到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對德國構成更大威脅的話,德方將採取先發制人的措施。”為此希特勒於

1939年12月17日,德戰艦格拉夫·斯比號在南美洲被英國空、海軍擊沉。

當日下達了制定在挪威登陸行動計劃的命令,這個計劃代號為“威悉河演習”。

維德孔·阿伯拉罕·勞時茨·吉斯林,1887年生於挪威一個世代務農的家庭。此人天資十分聰明,他曾以全班第一名的好成績畢業於挪威軍事學院。俄國十月革命期間,他擔任挪威駐彼得格勒公使,曾出任過挪威國防大臣。1933年5月,他沿用了德國納粹黨的理論和綱領,在挪威建立法西斯政黨——民族團結黨,並與德國納粹運動官方哲學家、希特勒的啟蒙導師之一阿爾弗雷德·羅森堡建立密切關係。1939年6月,吉斯林出席在盧柏克舉行的北歐德意志人協會會議時提醒羅森堡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