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張伯倫打電話給達拉第,說:“總理先生,不久前發生的捷克危機,已被事實證明是貝奈斯總統制造的。
他的目的無非是不想給蘇臺德日耳曼人以自治權。
他作為總統,其實跟獨裁者希特勒並沒有什麼兩樣!“”不!“達拉第顯然不同意張伯倫的觀點,說:”貝奈斯總統是一位傑出的愛國者、一位著名的知識分子。“
“但是,”張伯倫說,“他的這次愚蠢的國內動員,可能會給希特勒考慮使用武力解決蘇臺德問題製造了藉口。
我認為,蘇臺德問題必須談判解決,捷克政府應給予蘇臺德日耳曼人充分的自治權。
否則,希特勒會使用武力侵佔捷克斯洛伐克。
到那時,如果我們兩國不以武力支援捷克,便會在世界各國面前丟臉;而如果我們兩國對德國使用武力,那必然會引起歐洲大戰,後果不堪設想。
因此,我希望總理先生給捷克政府做些工作,讓他們與蘇臺德德意志黨坐下來談判解決問題。
法國是捷克的盟國,你們的建議,他們更容易接受。“
達拉第表示同意張伯倫的建議。
但他說這要跟龐納外長商量一下。
他還要求英國與法國一起向捷克政府做工作。
隨後,張伯倫又讓哈里法克斯給龐納打電話,交涉關於向捷克政府施加壓力,以讓其接受《卡爾斯巴德綱領》作為與蘇臺德德意志黨談判的基礎。
龐納知道法國軍備狀況不佳,認為無法履行對捷克斯洛伐克的條約義務;主張對德國應予遷就,以換取德國對法國的寬容。
所以,他對哈里法克斯的建議完全贊同。
他立即召見捷克駐法國公使,提出要求捷克政府改變“僵硬”立場,在《卡爾斯巴德綱領》的基礎上與德意志黨談判。
隨後,他又指示法國駐捷克大使,向捷克政府施加壓力。
與此同時,哈里法克斯也做了同樣的工作。
在法國和英國的壓力下,捷克政府屈服了,6月10日決定同意以《卡爾斯巴德綱領》作為談判的基礎。
6月23日,捷克總理霍德日阿親自率代表團與以漢萊因為首的德意志黨代表團在布拉格舉行圓桌會談。
會談中,霍德日阿答應給少數民族以更多的自治權,但必須保持捷克斯洛伐克的統一和完整;漢萊因則要求把捷克斯洛伐克改組成種族區,各區實際上都是獨立的,跟中央政府有同樣的發言權。
在此後的會談中,霍德日阿又提出了不少折中方案,均被漢萊因拒絕。
這種毫無成效的會談持續到7月9日漢萊因被希特勒召去面授機宜而停下來。
張伯倫看到捷克雙方談判中斷,認為當事者之間的談判不會有什麼結局,必須向捷克派出一個“仲裁人”。
他決定派倫西曼勳爵去捷克執行“仲裁”任務。
但此事須與法國商量。
因此,他派哈里法克斯於7月19日到法國去協商。
龐納贊成英國的意見,但達拉第認為倫西曼作為“仲裁人”不合適,不如以“調解人兼顧問”的名義為好,並且他的行動不應損害捷克斯洛伐克的主權。
英國接受了達拉第的意見,於8月3日將倫西曼派到了布拉格。
倫西曼到達布拉格之後即頻繁往來於布拉格和蘇臺德區之間。
他對蘇臺德日耳曼人的“友好姿態”越來越高,而對捷克政府的要求則越來越嚴。
蘇臺德日耳曼人要求什麼,他就要捷克政府給什麼。
21。幕後交易(6)
與此同時,德國入侵捷克斯洛伐克的各項準備工作正在緊張地進行。
8月23日,德國海軍在基爾灣舉行演習。
希特勒視察了演習情況,並在派特里亞號郵船上接待了匈牙利的攝政霍爾蒂海軍上將和匈牙利政府成員。
希特勒告訴客人,德國在適當的時候可能對捷克採取行動。
如果匈牙利想分享捷克這桌“宴席”,那就必須趕快行動。
希特勒說:“誰要想坐席,至少得幫廚。”
8月24日,最高統帥部在擬製向捷克斯洛伐克挺進的具體計劃時,遇到了一個“確定能給德國進行軍事幹涉以口實的‘事件’的確切日期”的問題,因而向希特勒打報告請示。
希特勒沒有立即答覆,於8月26日前往西線巡視。
巡視中,希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