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53部分

從7月28日起,新首相艾德禮代替丘吉爾出席波茨坦會議。

分別代表蘇、美、英三國政府簽署。

《柏林會議議定書》載明瞭三國政府首腦就下列這些重要問題達成協議:成立蘇、美、英、中、法五國外長會議以進行締結和約的準備工作,在盟國管制初期關於處置德國的政治原則和經濟原則,德國的賠償,德國艦隊和商船的處置,哥尼斯堡及其附近地區“讓與”蘇聯,懲處戰爭罪犯,奧地利問題,波蘭問題,締結和約與接納意、保、芬、匈、羅參加聯合國組織,以及其他許多有關戰後處理的問題。

25。殺向硫黃、沖繩兩島(7)

這個議定書實際上反映了蘇、美、英三國在波茨坦會議期間達成協議的最後結果,對於戰後處置德國和歐洲問題定了調子。

在波茨坦會議期間,杜魯門把他隨身帶去的一份敦促日本投降的最後通牒草案交給了丘吉爾(7月24日),徵求丘的意見。

丘吉爾很快同意了公告的原則,並和杜魯門一致認為,蔣介石應被邀參與釋出這個檔案,而且中國應被列為發起的政府之一。

7月25日,丘吉爾在離開波茨坦回國之前,還傳話說,他同意由杜魯門自行處理釋出這個檔案。

杜魯門又透過外交途徑徵求蔣介石的意見。

蔣贊同這個公告,但建議把三個發起國政府首腦簽名的順序換一下,把中國國民政府主席蔣介石放在英國首相之前,因為這樣做,在中國國內會對他有利。

杜魯門為了迎合蔣的心意,就這樣改動了。

因為蘇聯當時尚未對日作戰,故未簽字,不過杜魯門還是把此事告知了斯大林。

後來蘇聯出兵對日作戰時,也正式在公告上籤了字,所以又成了四國對日宣言。

《波茨坦公告》於1945年7月26日晚9時20分發表。

《波茨坦公告》說:“日本必須決定一途,彼將繼續受其一意孤行、計算錯誤而使日本帝國陷於毀滅邊沿之軍人統制,抑或走向理智之路?”

還說:“開羅宣言之條件必將實施,而日本之主權必將限於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國及吾人所決定其他小島之內。”

這份公告最後義正詞嚴地警告日本說:“吾人通告日本政府立即宣佈所有武裝部隊無條件投降,並對此種行動之誠意予以適當及充分之保證。

除此一途,日本即將迅速完全毀滅。“

《波茨坦公告》,實際上是反法西斯同盟國對日本法西斯發出的一份敦促投降書,對於日暮途窮的日本法西斯是一個沉重的打擊。

發表之後,美國的宣傳機構立即採用一切可能的方法對日本廣播,並散發了幾百萬份傳單,使日本人民知道公告的內容。

26。最後的衝刺(1)

日本政府獲悉《波茨坦公告》之後,最高戰爭指導會議最高戰爭指導會議於1944年8月設立,由首相、外相、陸相、海相、陸軍總參謀長和海軍軍令部長6人組成,又稱“六巨頭”會議,實為核心內閣。

它決定戰爭指導的根本方針。

決定暫時觀望,等判明蘇聯的態度後再說。

但陸、海軍頭頭們逼迫首相表態,反對《波茨坦公告》。

7月28日鈴木貫太郎發表談話說:“不予理睬,只有完成戰爭。”

其實,鈴木這話是言不由衷,自欺欺人的,因為日本這時已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無力再進行長期戰爭了。

自盟軍佔領馬里亞納群島、菲律賓、硫黃島和沖繩之後,日本與南方佔領地的海上交通已被截斷,無法再得到東南亞的豐富資源,尤其是戰略物資石油、橡膠和錫等。

日本實行“以戰養戰”的戰略,即用戰爭去掠奪資源來維持和擴大戰爭。

現在南方資源已無法得到,所以也就難為無米之炊了。

其次,美國潛艇戰的威力越來越顯著,使日本商船損失慘重。

據戰後美國統計,美潛艇擊沉500噸以上的商船1100多艘,其總註冊噸位為532萬多噸。

這就嚴重地削弱了日本的海上運輸能力,使資源貧乏的日本戰時經濟陷入危機。

再次,美國對日本的戰略轟炸既造成重大的經濟損失,使其軍工生產每況愈下,又產生了嚴重的心理影響,使廣大日本人民畏戰、厭戰、反戰。

3月至5月間,以馬里亞納群島為基地的美國第20航空隊,在李梅將軍的指揮下,每次出動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