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5部分

難:羅爾河上游施瓦門瑙爾大壩仍在德國人手中。

美國第9集團軍必須在水壩下游渡過羅爾河,一旦德國人炸壩,辛普森的第9集團軍將陷入極其危險的境地。

盟軍一直試圖奪取或摧毀施瓦門瑙爾大壩,1944年12月,布萊德雷的第12集團軍群曾試圖奪佔這座大壩;盟軍空軍試圖轟炸大壩,但都以失敗告終。

為保證蒙哥馬利進攻成功,艾森豪威爾命令布萊德雷派部隊在“真實”戰役開始前佔領大壩。

布萊德雷把這個艱鉅的任務交給了第1集團軍第5軍所屬的第78師。

2月7日清晨,第78師在780門重炮的支援下,向大壩發起衝擊。

18。從雅爾塔到齊格菲防線(8)

德軍拚命抵抗,戰至日落,仍牢牢控制著大壩區。

美軍傷亡浩大,只得又派一個師。

在午夜時分,終於有一個營衝上大壩。

這個營立刻兵分兩路,一路直撲溢洪道,另一路奔向閘門機房。

但太晚了,德國人及時炸開了溢洪道,毀壞了機房。

100萬立方米的蓄水透過溢洪道和半開的閘門,源源不斷地穿過羅爾河谷,把美國第9集團軍的進攻地段變成一片汪洋。

加拿大第1集團軍的進攻雖未受羅爾河水的影響,但進攻發起不久就陷入困境。

頭一天晚上,780架英國皇家空軍的重型轟炸機猛烈轟炸了德國的防禦樞紐戈什。

黎明時分,1000多門大炮開始猛轟德軍陣地。

上午9時20分,擔任主攻的英國第30軍在霍羅克斯將軍的指揮下向德軍衝擊。

霍羅克斯坐在一個修建在樹上的指揮所,用望遠鏡觀察戰況。

這位在去年9月未能殺到阿納姆的將軍一會兒就意識到,他又要倒黴了:大雨夾著雪從天而降,落在剛剛解凍的地面上,大地變成泥塘。

一小時後,盟軍的坦克和車輛陷入困境。

德軍藉著沼澤、堤堰、森林頑強抗擊著盟軍。

20萬來自加拿大、不列顛的盟軍官兵在泥水中與大自然和德軍搏鬥著,展開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以來,盟軍經歷的最艱鉅、最殘酷的戰鬥。

此時,辛普森將軍指揮的美國第9集團軍面對滔滔洪水,一籌莫展。

德軍有水障保護,調兵北援,抗擊加拿大第1集團軍。

克里勒將軍、霍羅克斯將軍和辛普森將軍簡直要急瘋了。

在齊格菲防線的另一端,被希特勒冷落在旁的老元帥、德軍西線總司令馮·龍德施泰特也快急瘋了。

他明白,羅爾河的洪水不會永遠流淌,辛普森不會永遠一籌莫展。

洪水消退之時,就是辛普森進攻之日。

如果抵禦加拿大人的德軍不趕緊撤過萊茵河,一旦辛普森發起攻勢,必被盟軍砸得粉碎。

除此之外,布萊德雷和他手下的巴頓則更難讓人琢磨。

他一次次請求希特勒趕緊東撤,但沒有人理睬他。

2月23日清晨,羅爾河的洪水終於退去,辛森普指揮美軍像發怒的雄獅向韋塞爾方向殺去。

美軍官兵駕駛著衝鋒艇,冒著德軍的炮火,衝入仍舊水急浪湧的羅爾河,殺向彼岸。

到晚上,7座重型浮橋和12座輕型浮橋已橫跨在羅爾河上。

25日,美軍踏上科隆平原和通往韋塞爾的公路。

沒有任何力量能阻擋美軍了。

《時代》週刊隨軍記者這樣報道他看到的場面:“大批美國坦克像黑壓壓的甲蟲全速穿過綠油油的菜田,P—47雷電式戰鬥轟炸機撲向德國的戰略據點,不計其數的卡車,搭載著步兵,開始大規模的掃蕩。

這是最為壯觀的戰爭景色之一,是軍事機器在純戰鬥運動的高潮時刻,異常的一致和運轉自如。“

在北線,加拿大軍終於以巨大的代價佔領了戈什,步步向從南邊殺來的美國第9集團軍靠攏。

兩支巨大的鐵鉗就要合攏了。

希特勒這時發現再不撤退就會產生第二個法萊斯口袋,便急忙同意撤退。

德軍像潮水般地透過萊茵河上的橋樑,逃到萊茵河右岸。

但5�3萬德軍還是陷入盟軍的夾擊中,成為階下囚。

蒙哥馬利指揮盟軍第21集團軍群,率先殺到萊茵河,把希特勒大吹大擂的齊格菲防線甩到身後。

但德軍把蒙哥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