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又像幽靈般飛來,亂炸一通,不給非洲軍片刻安寧。
更糟糕的是,凱塞林和義大利人答應送來的汽油不見蹤影——開往北非的義大利油船都被擊沉了。
油料一天天減少,眼瞅著即將告罄。
隆美爾暗暗叫苦,趕緊發電給柏林,讓國內宣傳降調子,以免遭後人恥笑。
很快,他又獲悉紐西蘭旅正向德軍的後方穿插,欲關門打狗。
遂下令撤回己方戰線。
蒙哥馬利初戰獲勝,眾部下欲窮追猛打,被他拒絕。
他深知己方士兵未到巔峰狀態,而隆美爾慣於用88毫米高射炮痛打冒進的追兵,英軍已多次領教,故蒙哥馬利小追一陣就鳴金收兵。
此役史稱阿拉姆—哈勒法之役,或第一次阿拉曼之戰,雙方損失不大。
德軍損失38輛坦克,英軍為28輛。
人馬本居優勢的英軍可得及時補充,而隆美爾的坦克丟一輛就少一輛。
更重要的是,雙方士氣完全顛倒過來了。
英軍因戰勝“沙漠之狐”而信心“與日俱增”。
蒙哥馬利也樹立起自己的威望,制服了那些對他不屑一顧的老兵油子。
這一切都對以後的總決戰具有至關重要的影響。
正如隆美爾的作戰參謀日後寫道:這次戰鬥無疑是“沙漠戰爭的轉折點,是各條戰線一系列敗仗中的第一個,預示了德國的戰敗”。
蒙哥馬利怡然自得,坐在帳篷裡給遠在英軍的朋友寫信:“現在的比分是一比零。
這一輪是他發的球,下一次該輪到我發球了。“
他信心十足地描繪自己的進攻藍圖,以履行來北非前許下的諾言:“把德國人趕出北非!”以後的一個多月裡,兩軍均掘壕對壘。
隆美爾在戰線的己方一側構築了層層防線,埋下44萬枚地雷,由步兵、坦克和大炮把守,號稱“魔鬼樂園”。
從何處衝過“樂園”,如何對付德裝甲部隊,成為蒙哥馬利和部下們考慮的首要問題。
按當時通用的戰術,攻方在與海岸平行進攻時,通常選擇在遠離海岸,切斷守軍退路。
在選擇打擊目標時,通常從對方裝甲部隊開刀。
但蒙哥馬利別出心裁,炮製出“稀奇古怪”的戰術,準備把主攻方向放在海岸一側。
其好處是一旦突破敵陣,既可向南迂迴,也可直抵龍門,使對方難以把握自己的脈搏。
同時,他選敵非裝甲部隊為首次打擊目標,以重炮和步兵猛擊之。
待其裝甲部隊來援時,再出動在第二線的裝甲部隊與之展開裝甲大戰,以優勢兵力聚殲之。
此計劃遭參謀們的非議,卻得到英中東總司令亞歷山大的支援。
在討論作戰方案時,情報參謀威廉少校建議擇敵弱點,首先突破戰鬥力較弱的意軍防線。
蒙哥馬利採納了他的意見。
蒙哥馬利關心的另一問題是如何在赤裸裸的沙漠裡以假亂真,屯兵於北線,對隆美爾打個措手不及。
為此,參謀長德·甘岡和著名的欺騙部隊A部隊指揮官克拉克密切配合,連出妙招。
他們把200噸汽油裝桶後藏在深壕裡;用遮陽棚和偽裝網罩在坦克、炮車上,將其偽裝成卡車。
在開進時用卡車頂著大炮倒行,扮成卡車狀。
待其離去後,又在原地安放上千輛假坦克、假大炮,造成部隊仍在原地的假象。
在佯攻方面,英軍大張旗鼓地在德國人眼皮底下調動部隊,構築工事,鋪設油管,把電線杆架在陣地上充當大炮。
他們還利用掌握在自己手裡的德國間諜網,頻頻發出假情報,說英軍不可能在11月中旬以前進攻。
10月下旬,隨著兵員和裝備的源源開到,第8集團軍已成為一支兵強馬壯、士氣高昂的精銳之師,有3個軍共12個師。
其中4個是裝甲師,擁兵23萬。
一線坦克1440輛,其中500輛是新式美製格蘭特式和謝爾曼式坦克。
二線還有坦克上千輛。
空軍有飛機1500架。
無論在地面還是在空中,無論是人員還是兵器、數量還是質量,蒙哥馬利都壓倒了隆美爾。
此外,他手裡攥著一張足以置強敵於死地的王牌——設在英國本土的密碼破譯機,掌握著隆美爾的一舉一動。
在防線對面的隆美爾,此時的日子越來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