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69部分

戰爭愈演愈烈,浙江上海南直隸的商船已經暫停了這條航線,轉而走倭國商路了,如果不能儘快結束戰爭,大明朝將會受到嚴重的經濟損失。

在冬季季風的吹拂下,艦隊順利的抵達了泉州府。福建巡撫雄文燦已經在碼頭列隊等候多時了,泉州是個優良的深水大港,南征艦隊停泊在港口之中,如同孩童依偎在母親的懷抱,戰船將千斤重的看家錨投入海底定住船身,然後放下小艇,送大人們登岸。

劉子光身穿紅色坐蟒袍,頭戴烏紗,腳穿朝靴,腰間鬆鬆垮垮圍著一條玉帶,他這身打扮是學的文官作派,不過打扮像文官,一舉一動怎麼看都像是武將,就說小艇靠上棧橋的時候吧,他老人家一個箭步就飛上來了,比經年的老水手還要老練,跟在劉子光後面的依次是吳三桂、施琅和鄭經等人。

岸上一個身穿大紅色官袍的老者看見劉子光登上棧橋,趕緊走上前來參拜,看他胸前的補子應該就是福建的最高首長雄文燦了,按理說明朝以文馭武,就算劉子光的武職做的再高,也沒有一省巡撫給他磕頭的道理,不過此時的劉子光已經不是以前的那個毛頭武將了,人家現在是文武全才,頭上的官銜是東南沿海督師,屬於文官的範疇。

大明的官制混亂,一省有巡撫或總督,又有督師或經略,總的來說是督師和經略大過巡撫總督,能調遣一省或者幾省的軍馬錢糧,而督師比經略在銜級上還高了半點,劉子光巡行江南的欽差任務完成以後,身價水漲船高,朱由校已經不再把他當成單純的武將來使用的,而是能治國安邦的國士。

由於劉子光的年紀較小,資歷也淺,皇上怕那些天高皇帝遠的封疆大吏們瞧不上他,乾脆整出一個督師東南的頭銜給他,有了這頂帽子就能調撥所有的水師艦隊和沿海衛所計程車兵了,再加上他的伯爵身份和南廠提督的職務,相信還是能鎮住場面的。

其實朱由校把東南沿海的官場形勢想得過於複雜了,熊文燦巡撫對朝廷還是忠心耿耿的,一直靠著微薄的力量對抗各路敵人,保證大明政權在福建的統治,如果沒有他,恐怕現在的福建已經姓鄭了。

泉州並不是福建的首府,而是一座介於首府福州和鄭家老巢廈門之間的一座大型海港城市,南征艦隊之所以選擇在這裡進港,和熊文燦身邊那個絡腮鬍子的男人有著莫大的關係。

那個人,就是鄭芝龍。

第十九章 自古英雄出少

和福建巡撫熊文燦並肩站立的是一個身材高大健碩的中年男子,滿臉鋼針一樣的絡腮鬍子,頭頂的髮髻中插了一根鋒利的短劍形簪子,一身沉香色的香雲紗五蝠捧壽長袍,腰間盤著寬大的銅釦牛皮板帶,一副不倫不類的打扮,和旁邊烏紗紅袍的熊文燦形成鮮明的對比。如果沒有猜錯的話,此人就是鄭森的父親鄭芝龍。

現在鄭家和朝廷的關係是被招安和招安,但是雙方都互不信任,所以才會選擇在這個地理上傾於中立的泉州迎接劉子光,在場的武人都身穿鎧甲,腰佩兵器,似乎有隨時準備開打的意思。

“下官福建巡撫熊文燦,恭迎東南督師,鎮武伯劉大人。”熊文燦說完,一撩官袍下襬就要給劉子光見禮,劉子光此時要扮演的是虛懷若谷的青年高官角色,當然不會讓熊文燦跪個實在,趕緊上前兩步攙扶:“熊大人,使不得。”

熊文燦就勢也就起來了,可是後面一大群福建省的官員卻都跪了個實實在在,只有鄭芝龍和他手下的一幫粗豪漢子只是躬身稽首而已,劉子光平易近人的請各位大人們起身,然後問熊文燦道:“這位壯士是?”

不待熊文燦介紹,那漢子自己開口了:“草民鄭芝龍,參見督師大人。”

“原來是鄭…鄭老英雄。”劉子光想不出用什麼詞稱唿鄭芝龍,朝廷的任命還沒宣讀,叫他鄭大人不合適,跟著鄭森的輩分喊他鄭世叔?更不合適,想來想去還是用老英雄這樣含煳的詞語最好,根據鄭芝龍傳奇般的履歷來看,絕對擔得起亂世英雄這個稱謂。

鄭芝龍顯然對這個稱唿很是受用,爽朗的一笑:“督師大人言重了,英雄不敢當,區區一個海盜頭子罷了,承蒙朝廷不棄,願意招安本部,草民攜部眾先行謝過皇上和劉大人了。”說著又是深深一躬,身後一幫膀大腰圓的海盜也跟著再次行禮。

這傢伙是個爽快人,這是鄭芝龍給劉子光的第一印象,鄭芝龍鼻直口正,相貌堂堂,一雙環眼炯炯有神,一副江湖老大不怒自威的氣派,他給劉子光行的禮是中日結合式樣的大角度鞠躬加抱拳,劉子光自然要來相扶,手扶到鄭芝龍的胳膊上時,能感覺到袍袖子裡面堅硬的皮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