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有著同樣可觀的前景。 我們不以企業研究企業家,也不以企業家研究企業。我們希望瞭解為什麼有些企業能夠確立正確的定位,能夠迅速作出正確判斷,能夠在執行的環節上、在不同的時間對資源作出很好的佈局、選擇,從而得以持續發展成為行業先鋒;同時,為什麼它們能夠選擇一個正確的方向,並且在其執行的環節上可以避免可能有的一千個、一萬個不同做法而導致一致而健康的結果。 研究的整體理念和成果 這個研究的過程長達8年,在這個期間,我們成立了6個專案,在得出每一個結論後又將其先後推廣和應用在32個不同行業和型別的企業。直到今天,我們才可以將這部分內容作為一個研究成果公佈於世。自1995年至今,我們一共發表了80多萬字的研究內容,這些內容往往是對我們一個結論的總結和回顧;然後我們以顧問的角色將這些成果實施應用於一些企業,這些企業的成長經歷和目前的狀況也恰恰是對我們研究成果的一個佐證。 需要強調的是,在研究最初階段,我們的探討物件並不僅僅基於寫入這本研究成果的行業先鋒企業。8年前中國還不能讓我們尋得一些先鋒企業加以研究。而今,令人鼓舞的是我們的研究成果非但在這些先鋒企業中得以證明而且還在更多平凡企業的迅速發展中得以證明。這8年的研究過程可以分為以下這些階段。  '返回目錄'  。 最好的txt下載網
第一章 行業先鋒在中國(4)
第一階段:反思 我們在企業裡往往被推崇為“解惑”和“答疑”的專業人士。對於這一點,我們認為是由於我們所從事的職業而導致的。然而,“解惑”和“答疑”並不能代表我們自己。很多情況是企業認為自己做得很好,我們卻發現了它們的不足,我們充當了“提醒”和“點撥”的角色。 和眾多諮詢業界、管理業界的同仁一樣,我們腦子裡往往積累著非常豐富的成功經驗和案例。有時候我們不清楚這些經驗到底正確在哪裡,我們卻非常清晰地知道放在我們面前的企業通常面臨的問題和通常的解決方法。1995~1998年我們有機會參與了一些國內受到推崇和重視的企業管理課題和專案。在這個階段裡,我們發現了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那就是:很多我們認為存在企業管理問題或者說是發展規劃戰略問題的企業,它們為什麼沒有受到市場的冷落仍然可以保持飛速成長?究竟是我們的管理理論對中國企業不適合,還是這些企業有著更為深刻的卻沒有受到我們重視的其他積極和正面的因素? 的確,對於當時正逢茁壯成長階段的中國企業來說,發現一些問題比發現它們得以持續發展的原因容易得多。當我們看到一個企業存在複雜的組織結構時,會向它“點撥”扁平化組織機構的優勢;經營的範圍和品種太多的時候會為它是否關注利潤而擔憂;人才的培養和建設有問題時會關心它們的選材制度和企業文化等等。企業管理所涉及的領域越廣,能發現一個企業的不足之處就越多;這個時候,我們決定開始另一種思考,這也是我們反思的源起。 我們開始覺得即使是作為經濟管理和社會學的專業人士,仍然應當看到中國企業在現實的成長中教給我們的新的成功的管理模型。 第二階段:理性的整理 帶著這個問題,我們開始尋找和整理已有的豐富的材料。除了看到非常多的有關創業者的傳奇故事和輝煌成績外,我們更注重瞭解客觀的資料和資料。 我們首先將目標鎖定在那些先鋒企業。事實上,我們說一個企業是先鋒企業的概念,並不是說它在全國各地都設立了辦事處並且對很多行業進行投資。在經濟飛速發展的中國,完成原始資本積累可能較為容易,但是隨著知名度、社會影響力的提高,這個企業還能否進一步成長和發展呢?所以說,先鋒企業是指那些有能力擴大到各個市場上進行競爭從而運用各個市場帶來的優勢使自己的發展得以最大化的企業。隨著對行業先鋒企業標準的落實和選擇的結束,我們的研究也正式確立了。 自1999年至今,我們收集了有關這5家企業在過去20年的3 000餘篇文章和20多部著作。這其中主要包括了有關技術、機制以及規劃等方面的資料。這些複雜的資料讓我們意識到很多情況下經濟管理學者們更願意倡導的是管理系統、管理規劃、管理機制以及管理結構等,但這些都偏離了我們所要討論的焦點,即,獲取可以持續成長的因素。 有幸的是,我們的研究小組成員涵蓋了來自經濟學和社會學兩方面的專家。從社會學的研究角度,我們分別採訪了23位與這5家企業有直接和間接關係的人物,完成了3份涉及300多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