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就是有老師,有同學,要學習。我們要學習新東西,學習做人,學習科技,學習企業管理,還要學習怎麼樣去遵守國家的法規和企業的紀律”。劉永好認為,現代企業不學習就落伍,學習首先要學習做人,好的人品決定好的產品,好的產品才會打造出好的企業品牌。在此情況下,新希望成立了自己的商學院,選拔優秀的基層管理人才進行深造,合格的學員給予更大的舞臺。新希望倡導企業文化要像學校,就是提倡一種有生命力的學習文化。在企業文化的建設與運作上,經過長期的經營管理實踐,新希望倡導和形成了自己的企業文化,包括了這樣幾方面的內涵: 領袖的自律精神 中國處在大變革的時期,在這個時期成長起來的商界驕子能夠不浮躁的委實難得。鮮花、掌聲、榮譽,對新希望董事長劉永好來說,比誰都不差,但是他清醒地認識道:一個人在困難的時候要挺住,在鮮花、掌聲、榮譽包圍的時候要保持清醒的頭腦,看到自己的不足。雖然是億萬身家,但是不顯富,不奢華,吃“老三樣”,穿普通衣服,每天花費“不超過100元”,每天工作不少於12小時……正因為如此,劉永好受到了員工的敬重,他的自律是集團員工最好的榜樣。 穩健的經營風格 劉氏兄弟自1982年下海創業迄今為止已經21年,許多中國企業花開花落,而希望集團和新希望集團保持了21年的穩健發展,年年盈利。之所以如此,劉永好認為主要是抓好了主業,夯實了基礎。新希望從事的飼料主業不僅是一個大產業,還是政府倡導、社會需要的“萬歲產業”,雖然利潤低一點,但是可以做大做強做長。新希望在這個農產業中紮根十幾年不動搖,作出了競爭力,打下了一個“百年老店”需要的產業基礎。 旺盛的創業激情 中國傳統文化裡有“小富即安”、“知足常樂”的消極因素,在現代競爭社會里,企業的發展可以說是無止境的,與世界優秀企業比,中國的企業還普遍較小,因此要“富而思進”,保持旺盛的創業激情。劉永好認為,激情對一個創業者來說是最為重要的,要生命不息、創業不止。他說:“我覺得,一個人生命的意義在於什麼?在於他在生命的過程中,去開拓,去發展,去追求,去奮鬥。在這個過程中,去感覺,去享受人生。這,才有意義!”是否有創業激情,是新希望用人的一項標準。 開放的事業心態 在一個開放的時代必須有開放的事業心態,這樣才能夠“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新希望在用人上“經營人才,不經營親情”,並且四條腿走路:內部培養,外部引進,學校招聘;熟人推薦;“土鱉”與“海歸”並舉,不重學歷重能力,“用人不疑,加強監督”。劉永好被認為是一個能用不同風格的人的企業家。希望集團在國內較早地擺脫家族制,為職業經理人在這裡找到良好的舞臺提供了機會。 持續的學習態度 中國的民營企業家基本上都是半途出身、白手起家,要想持續存在,只有持續學習,把經驗上升到理論,把對市場的感悟化成經得起市場檢驗的法則。劉永好認識道,中國的民營企業家大多是從小地方開始創業、從作坊式開始起步的,視野不開闊是普遍的弱點,因此要透過學習來提高自己的經營管理能力。在學習方法上,既要向書本學,也要向同行學、向實踐學、向國內外的優秀企業和企業家學。“不學習,就死亡”,這就是劉永好在談到建立學習型組織時的一個觀點。劉永好把學習視為日常必修課,他隨身都攜帶著一支筆和一個本子,把學習到的東西都記在上面,並且每年花1/3的時間用在與國內國際優秀人士的交流上。  '返回目錄'   。。
第六章 拆開文化的禮物包(9)
團隊的管理作風 民營企業大都誕生於能人企業。在民營企業裡,獨裁專斷,自以為“老子天下第一”者,比比皆是。但是在新希望提倡團隊的管理作風,從總部管理機構到各個子公司,新希望都建立了領導小組,重要決策都由領導小組組討論作出,並且一直批評“獨斷專行”、“一手遮天”的現象。 謹嚴的務實品質 低調、務實、嚴謹,是新希望的內在品質,也是我們做事的風格。體現在管理上,我們實事求是,實施精細化管理,打造成本優勢;體現在經營上,我們認同廣告的力量,但決不搞華而不實的廣告炒作和廣告轟炸;體現在發展上,我們批判式地論證,不一轟而上,不盲目跟風。 創新的開拓追求 新希望的特點就是不斷創新和超越自己。從養殖鵪鶉到轉產飼料是創新,從推出自有專利產品填補國內空白到成長為國內主要飼料工業企業之一是創新,從兄弟內部調整擺脫家族式管理到資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