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真的沒有哭,而且還有可能笑了笑,繼續玩下去。
如果你來個“橫眉冷對千夫指”,上去就是一巴掌,嘴裡還漫罵道:“瞎跑什麼?好好走,也能摔倒?別哭啼啼地,趕緊起來!”我想,即使是孩子沒有摔痛,也會被你給弄嚎的。說不定,那一掌,那幾句話還會在孩子的心靈上流下陰影。
當孩子入學後,考試取得了不錯的成績時,你是不是也喜上眉梢,連誇:“我的寶寶,真棒!”聽到你的讚美後,是不是孩子在下一次的考試還有可能取得好成績?
假如,你沒有看到這次的85分比上一次已經提高了10多分,硬是問:
“最高分是多少?”
“98。”
“為什麼還差13分呢?說!是不是上課又溜號了?”……
得,又是一頓“手貼肉”。
成人後,大家都在忙自己的事情,人情的冷漠也使我們忘記了鼓勵自己,讚美他人。豈知道,人類本性最深的需要是渴望別人的欣賞。因此我們一定要學會誇獎別人。有時候,即使是最普通的語言誇獎別人,對於你來說,是平常的事。但對於他人來說,意義就非同尋常了。或是感到愉悅,或是令人振奮,甚至影響他人的一生。
當然,說恭維話要注意場合、物件以及內容,不要不著邊際,信口開河。說恭維話,一定要對方感到你是真誠的,發自肺腑。這樣,才能達到交際的目的。
靈活地“變臉”
我的一位同學說得好:我每天都是戴著“面具”生活。
可不是,面對不同的場景、不同的人物,任何一樣都需要我們戴上不同的“面具”。
當劉庸告老還鄉後,與乾隆皇帝一同洗澡時,劉庸大膽地叫出了乾隆的乳名——弘曆。乾隆笑笑,沒有說什麼。因為彼此老了不說,更何況澡堂之中只有他們倆,對龍威構不成影響。
可當劉庸和乾隆洗完澡後,到宮殿之時,劉庸不知趣地又叫了一聲“弘曆”。乾隆頓時龍顏不悅。要不是劉庸頭腦機靈反映快,後果……天知道。
孩子在聽你的教導時,你就是領導,你就是權威。孩子也會甘心地去教導;可當孩子和你在一起玩耍時,他把你當成了實實在在的“小夥伴”、可以說心裡話的好朋友。假如此時,你還認為自己高高在上:我是權威、領導,那遊戲就不好玩了。
再如,昨天還在單位裡坐辦公室,今天就下崗了。得,下海“撈魚”辦企業。沒想到兩年後,虧本又做起了推銷員……是的,對於一個時運不濟的人來說,可能天天都在換角色。
有時候和父母聊天的時候,不由自主地將自己還定格在“我是教師”的身份上,弄得媽媽、爸爸都不開心。因為他們認為儘管你是教師,可我們是長者。面對長輩,你就應當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處處體現出尊敬來。
原來在無形之中,我觸犯了父母的自重感。
經歷了,才會知道。從那以後,放假回到家,再和父母交流時,我就轉換我的角色,讓自己意識到“我現在是我父母的兒子”之後,才以兒子的身份和父母交流,而且每次我都會給父母充足的自重感。令人欣慰的是,每一次我們都談得不亦樂乎!看到二老被我逗得笑起來像是小孩子一樣,我的心裡總是充滿無比地幸福感……
隨著閱歷的增長,每天和不同人打交道,慢慢地,我發覺到:無論這個人和你是什麼關係,你用什麼樣的臉來面對他,只要你愛他,你就要尊敬他。
從一個角色迅速地轉換為另一個角色,是新時代對我們提出的新要求。如果誰能夠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而不斷地轉換自己的角色,誰就能夠更好把握自己的命運,適應這個社會,從而成就美好的未來。還是那句話:優勝劣汰,適者生存。 。。
以誠待人 並不輕信於人
每個人當初都是真誠地面對世界,面對他人。
直到在生活中,善良的他一而再、再而三地被偽善人欺騙,真誠的心一而再、再而三地被奸詐人刺痛,於是真誠的人也不再真誠了,友善的人也不再友善了……
正是因為有小人的存在,才使得我們深深地體會那常常想在耳邊的話,“知人知面不知心”、“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前不久,我讀到一篇評論是說,卑鄙小人取得成功,這在中國歷史上好像是條規律。評論中還提到了越王勾踐為了打敗吳國,使用了許多“野蠻卑鄙”的手段,勾踐實際上是個“卑鄙小人”。但是我想:見人說人話,見鬼就說鬼話(可千萬別見人說鬼話,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