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後覺得很有道理,“的確可能。當年蘇小將的父親還是蘇將軍的時候,他帶著五萬大軍坐鎮豫州,硬是把北周近二十萬大軍壓的抬不起頭來,更是不敢進犯,說來蘇侯爺是不可多得的戰場奇才,他在兵法上的純熟,運用上的靈活無人可出其右,可惜了不諳朝政…”
蘇清嘆氣,其實父親想的是黎民百姓,也許父親以為先帝並非是一個昏君,只要他護好了邊界,景朝一定是個國富民強的小國,也許未來還可以成為大國也說不定。
可是他卻忽略了,高位上的人內心總是不安的,加上朝中有些小人,也會給父親上眼藥。
先帝又是個多疑的,父親落的個閒職牽制的下場,全是拜他的功勳所至,可同樣的,他沒有被處死也是託了他功勳的褔。(未完待續。)
163 乃父之風(二月第一更今天加更!!)
“世風日下,人心不古。並非每個人都如蘇清父親那般想著黎民百姓。正如很多將軍戰後成名,世人歌頌,可大家忽略了,那些為了他的功勳而犧牲掉的將士的性命。”蕭寒蘇由衷的說。
蘇清驚訝的看著蕭寒蘇,從來沒想過這話會是蕭寒蘇說的,她以為蕭寒蘇會很仇視她父親。
其實蘇清不知道的是,蕭寒蘇前世原本對蘇毅沒有好感,可他卻聽祖父說過蘇毅的事,他祖父還說,蘇毅在戰場之上,在黎民百姓的心中,無疑是一個英雄,他是值得人尊敬的人。
後來蕭寒蘇也發現了,蘇毅剛正不阿,雖不諳朝爭,卻也不願跟魯國公同流合汙,他寧願一輩子做個閒職,也不打算靠著魯國公走歪路子當回他的將軍,重回屬於他的領地。
蕭寒蘇知道,如果蘇毅當初同意了,雖然可以重新回到戰場,回到軍營裡,可是蘇毅會一輩子覺得是一個恥辱,而且將失去為百姓做事的權利。
另一方面是蕭寒蘇想到前一世的蘇清,他殺伐果決,取得了最終的勝利,可是他對那些成為了他的墊腳石的將士們毫無愧疚之感,他還曾說,從軍者,誓為國,為家,犧牲有何妨?
這也是他前一世對蘇清沒什麼好感的原因。
蘇清幽幽的說:“蕭寒蘇,我第一次覺得其實你挺明事理的。”
正因為蕭寒蘇讚了她父親,所以她覺得蕭寒蘇明事理…蕭寒蘇。墨煦和墨元帥很無語。
“可憐白骨攢孤冢,盡為將軍覓戰功。逝者已矣,誰會記掛著那些為國捐了軀的,最下層的烈士忠魂呢?我記得我父親說過,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
這話當然不是蘇毅說的,而是蘇清的爸爸蘇齊說的,她記得那個時候她剛剛進警校,她爸爸教育她,說到古代和現代的不同。爸爸說她很幸福。生活在現代,抓抓小偷,犯人就能升職。可是古代,卻是要看誰殺人多。正所謂是將軍誇寶劍。功在殺人多。
墨元帥聽了蘇清的話。由衷的讚道:“小子,有乃父之風也。”
墨煦心裡說不上什麼感覺,他覺得蘇毅教育兒女真是有一套。他知道蘇清從女孩變成‘男孩’的真相,如果蘇清是貨真價實的男孩,那日後她的功績一定比她父親還高!
蕭寒蘇也被蘇清的話震的半天說不出來話,許久他才低垂眼眸,語氣似有不甘的問,“蘇清,我問你,一個人對另一個人沒有好感,卻又佩服,你認為可能嗎?”
蘇清聽到蕭寒蘇這麼問,自然誤會了,於是哦了一聲,“原來你是對我父親沒什麼好感,卻又佩服他呀!我就說麼,怎麼可能從你嘴裡聽到讚揚我父親的話呢,原來是佩服他,可對他又沒有好感…也難怪,誰讓我父親衝動到打了…你…父親呢?”
蘇清的話越說越慢,聲音也越來越小,父親是戰場勇將,他可能不諳朝爭,但能不懂人情世故嗎?他真的能衝動到那麼大張旗鼓的打了哲肅王府的世子嗎?
“墨元帥,請容屬下多問幾句與戰事無關的話可以嗎?”
墨元帥見蘇清這麼慎重,於是點頭,他得到探子的來報就讓他們三個過來本來就是在拖時間,等到北齊那邊的風聲傳出來後才好進行下一步,現在說說題外話也不影響什麼。
“我父親…與墨元帥是否相熟?”
墨元帥笑了笑,“蘇小將,本帥與你父親確實曾見過面,但卻不是忘年之交,不過他與老平北侯爺是忘年交,不過…你可能得不到你想要的答案了。”
因為老平北侯已經去了,穆雨辰回京就是為了見病重的老侯爺,只沒想到老侯爺沒挺過去。
蘇清有些失落,可瞬間又打起了精神,“那墨元帥,以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