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圖裡琛現在已是額附了,幹這差事還是適宜的。”張廷玉心想,啊,怪不得皇上急著要把明秀許配圖裡琛,原來是要用他來對付年羹堯。皇上的這個打算,也一定和方苞商量過。看來,此事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了。但依圖裡琛的身份、地位和實力,硬要和年羹堯抗衡,他能得心應手嗎?
方苞見張廷玉面帶猶豫,便在一旁說:“圖裡琛忠於皇上,他幹這事最合適。年羹堯如果奉詔,萬事全休;假如他敢抗拒,就在嶽鍾麒大營裡設宴,一舉而擒之。”張廷玉一聽這話可急了:“方先生,你怎麼能給皇上出這個主意?這麼大的事情,又怎麼能照搬古書,或者像是演戲那樣?這是太平世界,法統嚴密之時呀,怎麼能學趙匡胤那樣,來個'杯酒釋兵權'?我問你,年羹堯如果既不奉詔又不赴宴怎麼辦?年的部將們不服又怎麼辦?你知不知道,年手中有十萬大軍,而嶽鍾麒卻只有一萬人?你知不知道,九爺現在就在年某軍中,這一逼不是要逼出大亂子嗎?”他這一連串的反問,一環緊扣一環,把雍正皇帝和方苞全都問得愣住了。過了很長時間,方苞才垂下眼皮自失地一笑說:“廷玉,你責備的全對,是我把事情想左了,想急了。看來,我這個不知兵的白面書生,還真是經不了大陣仗。”雍正也笑著說:“廷玉,你彆著急,也別生氣。朕和方先生是在和你商議,你有什麼良策就拿出來好了。”張廷玉說:“皇上的心意臣是明白的。年羹堯一定要除,卻不能操之過急。據臣看,這件事要分做幾步走。皇上既然已經下走了決心,現在也不妨把步子稍微邁得大些。眼下,年羹堯雖然驕橫,卻並無反跡,又剛剛立了大功。所以,不但不能硬逼,還應該穩住他。該施恩處要堂堂正正地施恩,該發的軍餉也要如數發足。朝廷可以採用這樣幾個步驟:第一步,眼下戰事已停,他節制十一省兵馬的權力,先要收回來。這事用不著皇上說話,我向兵部打個招呼就辦了。這樣辦,名正言順,諒他年羹堯也說不出什麼來。”“嗯,這樣很好。”雍正點頭稱是。
張廷玉已經考慮周密,他不再停頓,一直說了下去:“第二步,於元旦前召年羹堯回京述職。他如果不來,就是抗旨不遵,朝廷處置他就有了前提。那時,先命嶽鍾麒署理徵西大將軍一職,並且調川兵入青海。年假如再不奉詔,就是謀反了。不過,以青海一隅之地,內無糧草,外無援兵,要反叛又無可以叫得響的名目,用不著朝廷發兵,他們就會崩潰的。這是從他不奉詔說的,他如果來了,就又是一種處置法。那時他人在皇上掌握之中,怎麼做還不是全憑聖意嗎?不過,臣以為,就是到了那時,也不能給他處分,而只能勉慰。皇上的原意,也不過只是解除他的兵權,不必做得太過分了。”一席話說得頭頭是道,不由得皇上心中高興,方苞也連口稱讚:“好好好,真有你的。廷玉,你用的這是陽謀,光明正大,不失相臣風度。比起我以陰謀事君來,真有天壤之外。方苞著實領教,也著實慚愧。照著你這思路,一切都理順了。我想,第一要厚賞年羹堯的官兵家屬。家裡有個安樂窩,他們就不肯跟著年羹堯造反;第二是京畿防務要抓緊。十三爺病著,皇上可以把十七爺調回京來掌管此事。昨天見到密摺,說隆科多正在分散家中的財物,有的送到親戚家裡,有的甚至藏在寺廟裡面。不管他現在想的是什麼,也不管他前時的搜宮有什麼背景,這樣做就是和皇上生了異心。他雖已辭去了九門提督,但他管軍管得時間太長了。我的意思,應該先把他調開,甚至可以給他點處分,打掉他的威風。這樣,他就不能再作不利於朝廷的事,就是想幹也沒人肯聽他的了。第三,我看過一些皇上的硃批,這些硃批中對年羹堯褒讚的話說得太多了。現在皇上可以下點毛毛雨,下旨收回來一些。下邊的臣子們都很聰明,一見皇上要收回,他們能不明白其中的原因嗎?皇上也可以試著向下邊吹點風,這就不會有'變起倉促'的感覺了,人心也易於安定。”真是思路一對,路路皆通,雍正和張廷玉都連聲叫好。張廷玉辭別皇上出去時,天低雲暗,濛濛細雨在陣陣輕風中飄灑,院子裡的青磚地像是塗上了一層油似的,晶瑩溼潤。雍正皇帝仰頭望天,一任沁涼清新的雨珠,飄灑在自己的臉上、身上。邢年連忙跑過來,在他的頭頂撐起了一把雨傘。雍正卻笑著說:“六月天,哪就涼著了?去鍾粹宮看看,讓圖裡琛見過娘娘後,立刻到朕這裡來。”
雍正回到東暖閣裡,安心定神,轉向案頭堆積如山的文書。
他要按照一個新的思路,把原來曾經批過的奏摺,再重新看一下。他拿起上面孔毓徇的奏章來,略一思忖,在上面批道:
爾前摺奏稱,京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