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漢民打算讓王和順前往黃興的第二師任職,畢竟王和順是民軍出身。只是王和順本人顯然不太情願這一安排,死活不肯動身前往南京。
於是,吳紹霆單獨找到了王和順,讓王和順先在軍部掛個名字,等日後成立了警察培訓學校,許諾讓其出任校長。王和順心想這個事新鮮,他是草莽出身,革命成功之後一直想脫離草莽這個層面,成為一個地地道道的上流人物,而校長是有身份有地位又受學生尊敬的人,正合自己的心意。
安排好這些虛銜的人,吳紹霆還要選拔一批可以為自己所用的人才。第一師以及未來整編出來的新第三師都是需要一批軍官來帶領和管理。第一師在沒有更改番號之前,就極其缺乏中下級軍官,更不用說新編第三師又要根絕不服的現象、又要保證集權,勢必要安排信任的人來接管。
經過一番斟酌,他先提拔了李耀漢、蘇貢和龍靚光以及這些人各自的幾個部下,將他們調到軍部擔任見習參謀官。當然見習參謀官僅僅只是過渡的職銜,等整編結束之後,再將他們下放到部隊去。
事實上除了李耀漢是後起之秀容易掌控之外,蘇貢是個暴脾氣,龍靚光又是舊軍閥,這兩個人還是很不讓人放心的。不過吳紹霆儘量採取“共同利益”的方式,拉攏這些不可靠的人站在自己這邊。在這個時代沒有什麼是不可以背叛的,只有利益才是唯一的準則,只要有足夠的利益驅使,龍靚光完全可以忘記自己有龍濟光這個親哥哥。
具體執行的事還得容後一兩個月,一切還要等整編事宜到成熟階段才好操作。
第219章,上海之行
吳紹霆將軍事部全權交給了鄧鏗、李濟深和何福光三個人來照料。鄧鏗是自己的心腹,李濟深是一個做事果斷的人,何福光則有全域性眼光,哪怕軍事部剛剛打了一場硬仗、廣州城內還有一幫未穩定的小軍閥,相信這三個人各展其長,一定能夠應付這堆亂攤子。
二十號下午,吳紹霆為了節省時間,直接調動了“廣玉”號炮艦從廣州出發直達上海。
剛剛經過福州時,軍艦通訊時接到了上海的訊息,孫先生已經抵達上海了。吳紹霆計算著還要再過三五天的時間“廣玉”號才能抵達上海,只怕自己登岸的時候,孫先生一行人已經北上去南京了。想來有些無謂,廣州還有一大堆事等著他處理,自己卻走了一趟空。
二十八日傍晚,吳紹霆總算抵達上海港口。經過一番周折,上海都督府安排“廣玉”號停靠在上海海軍基地港口,並派了滬軍第五團團長以及都督府新聞部兩位官員到場迎接。
吳紹霆在廣玉號艦長和幾名侍從的陪伴下,從軍艦上走了下來。
這幾天憋在狹小的船艙裡,吳紹霆都快有些暈船了,上岸之後深深吸了一口氣,總算恢復了幾分精神。滬軍第五團團長帶領七八名儀仗隊士兵走上來,親切與吳紹霆握了握手,做為廣州首義的大功臣,吳紹霆的名字早就響徹國內。
“吳部長辛苦了,在下蔣志清,久仰吳部長首義威名,今日榮幸得見,真是難言感慨呀!”滬軍第五團團長是一個年輕人,論年齡還要比吳紹霆少一兩歲,身形清瘦,不過精神亢奮。他握著吳紹霆的手十分用力,可見確實是發自內心的激動。
“蔣志清?”吳紹霆疑惑了起來,這傢伙難道就是未來叱吒中國半個世紀的國民黨總裁蔣中正嗎?
“吳部長有什麼指教?”蔣志清被吳紹霆的表情弄糊塗了。
“哦,哪裡敢有指教,志清兄客氣了,說來我也聽說過志清的名字呢。”吳紹霆呵呵笑了起來,增加了幾分熱情之態。
蔣志清疑惑不解,他如今初出茅廬,仰仗滬督陳其美的關照才擔任了第五團團長,除了江浙一帶有人略知自己名號之外,廣東方面應該是名不見傳才是。他趕忙問道:“吳部長不會是抬舉之言吧?”
吳紹霆哈哈大笑了起來,說道:“我豈敢消遣你,你當年留學日本振武學校時,與陳都督和孫先生都來往甚密。你的訊息是我們廣東一位留學日本的同袍告訴我的,這人名叫許崇智,是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第六期畢業。”
他隨便扯了一個謊,到目前為止自己還沒有見過許崇智呢。至於蔣志清現在自然也不認識許崇智,不過再過十幾年關係就密切了。
蔣志清仔細想了想,不禁搖了搖頭,嘆息道:“在下愚鈍,只在振武學校完成學業,還未曾進入陸軍士官學校深造。或許這位許同志在日本留學時見過在下發表在報刊上的拙作罷了。讓吳部長見笑了!”雖然他表面上一副惋惜,不過內心還是沾沾自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