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83部分

會,是在下失言了。”

蔡鍔沉吟了一片刻,不動聲色的說道:“眼下已是正午,諸位不妨留下來一起吃頓便飯,都是自家手藝,在異國他鄉也很難得了。”

廖仲愷知道蔡鍔在下逐客令了,他哪裡還敢不識趣,無奈的輕嘆一聲,隨後說道:“松坡將軍病未痊癒,我等自然不好再繼續打攪,改日等松坡將軍恢復如初之後我等再另為松坡將軍置席慶祝。如此,我就先行告辭了。”

蔡鍔也沒有多留,起身虛送了幾步。他並非不尊重中華革命黨或者孫中山,只是自己的觀念確實與這些革命家大有不同。

在國內很多進步青年或許只認識孫中山的革命思想,卻忽視了另外一個重要資產階級民主領袖梁啟超。青年人們接受太多的思想衝擊,對舊有的所有物事不分青紅皂白的一律仇視和排斥,而孫中山的“革命”正契合了這些人群。相反國內真正掌握資本實力和一批生產力的人群,卻更加推崇梁啟超的改良思想。

蔡鍔雖然自認為自己不是一個迂腐的人,可理性的觀念告訴他,凡事不可能一蹴而成,只有循序漸進才能到達理想的效果,否則很有可能欲速而不達。這種觀念一部分是來自他的恩師梁啟超,另外一部分也是他自己多年來的參悟。當年他之所以滿懷希望來到北京,幫助袁世凱整頓北洋軍務,也是因為這個原因。

除此之外,在他心裡仍然有一些介懷,早上剛剛與張孝準談過,就連張孝準都對在這個時候回國感到內疚和尷尬,可是中華革命黨人彷彿一點都沒有深省的意思。張孝準認為自己在國家有難時未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