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65部分

固然是好事,不過我另外希望卓如先生利用文筆,與湯化龍展開一場筆戰。儘管我知道這種方式很侷限,但起碼能讓我們反對的聲音更持久長遠、更能深入民間。”

梁啟超不假思索的點了點頭,寫文章他是行內人,正巧他也有這樣的念頭,用自己擅長的方式來回擊敵人。他立刻答應了下來:“吳將軍放心,我知道該怎麼做。”

這時,宋教仁重重嘆了一口氣,聲色俱厲的說道:“其實現在我們已經可以看清楚袁世凱的嘴臉了,他從始至終就沒有把我們的宣告當一回事。我們苦口婆心一番言論,寄希望袁世凱能懸崖勒馬,重新修改新法,把中華民國帶回共和民主的道路上。可是看看袁世凱的做為,他不僅一錯再錯,不顧國家民族利益,更是執迷不悟,死性不改,一定要當這個獨裁者。”

眾人聽到宋教仁突如其來的這番話,一時都肅然了起來。

在場所有人都知道,就算當年上海遇刺案險些喪命,宋教仁也沒有把責任全部推到袁世凱身上,一心一意要求依法辦案。這不僅因為宋教仁對新生國家法治的尊重,同樣也是對袁世凱這位大總統抱有幻想。

這麼多年過去了,宋教仁看著國內局勢與袁世凱的種種做為,終於對袁世凱徹底失望。如今,他看出來阻礙中國施行民主共和的不是列強和舊勢力,正是高高在上被寄予無限希望的大總統。

“唉……我真想大發一通牢騷,”宋教仁表情十分悲憤,雙眼竟有了明顯的血絲,“不管我們再怎麼努力,袁世凱已經是鐵石心腸,一味心思要奉行他那一套獨裁專制,不容許外人覬覦最高權位!這是什麼道理?這就是要把中華民國變成他姓袁的一人之國!”

“漁父,你怎麼突然……”陳炯明憂心的問道,他本打算詢問宋教仁怎麼變得如此消極,可是回頭一想又覺得宋教仁的話很有道理。南方再怎麼施壓袁世凱都能置若罔聞,那施壓的意義何在,何日才能達成願望?

“竟存,雲公,卓如,還有震之,我知道我現在有些失態,但這絕不是我突發奇想的埋怨之言。在我看來,要想改變這個國家的現狀,我們已經不能指望袁世凱,也不能憑藉單純的政黨政治。因為只要袁世凱在位大總統一天,政黨政治就是一句空話。除非袁世凱死,除非北洋派徹底完蛋。”宋教仁大聲的說道,尤其是在最後一句話時,他的語氣十分激烈,臉色都變的冷酷起來。

眾人再次變了臉色,他們萬萬沒有想到往日文質彬彬、一心充滿革命的理想的宋教仁,竟然會有這樣可怕的一面。不過所有人心裡明白,這是宋教仁理想主義真情流露的一面,為了實現理想而必須做出的狠心。

吳紹霆看著宋教仁的憤怒,一時沒有開口說話,他心裡有一些感慨也有一些契機的想法。感慨的自然是宋教仁幡然醒悟的爆發,總算看出清楚中國所面臨的必然局勢。至於契機是源自私心,除掉袁世凱的言論不是什麼人都能說出來,他正好可以利用宋教仁的這番話,來成為自己挑戰袁世凱的口實。

這個口實不一定是開戰的理由,更重要的是用在拉攏人心站在自己這一邊。

消滅袁世凱才能救中國,那在消滅之後必然要有另外的人去取而代之。宋教仁的這一聲怒吼,不偏不倚成為吳紹霆上位的助力之一。

“宋先生,你的話……並非沒有道理,不過當今中國四方割據,如果沒有一個有實力的人來坐鎮,何談國家統一?國家若不統一,何談民族富強?更遑論獨立主權,並肩於國際!北洋勢大,我們這些人能做的很有限。”梁啟超無奈的說道。

宋教仁張開口想要說些什麼,可最終欲言又止,滿腹的言論只化為一聲怒嘆。

吳紹霆站起身來,走到宋教仁面前拍了拍他的肩膀,臉色換上了一副莊嚴肅穆。他用不大的聲音舉重若輕的說道:

“諸位,相信大家都明白,我們現在在做的事情承擔著極大的阻力。在我們面前有一座大山,阻擋著我們所有人的理想和信仰,我輩可以流血也可以犧牲,目的就是不畏艱難險阻剷平這座大山,為子子孫孫能看到大山之後的光明希望而奮鬥。在國家民族面前,哪怕我們能做的很有限,但總得有人站出來承擔這個責任。我們流血五步微不足惜,可我相信在人性和歷史之中總會記下我們奮鬥的這一筆。”

這番話鼓舞人心的言論立刻引起了在場眾人的反應,每個人臉上都寫滿了莊嚴和熱血。在這個年代哪怕是為了利益,人們內心中總還會保留著一絲血腥和理想。宋教仁和梁啟超更是感動不已,忍不住點頭贊同了起來。

第513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