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70部分

霖奇怪的看著袁金鎧,對方竟然用“敢不敢決定”來形容,這究竟是一個怎樣鋌而走險的建議呢?他暗暗吸了一口氣,鄭重的問道:“你且說來聽聽。”

袁金鎧於是說道:“三天前有一位名叫中村明浩的日本人單獨找過我,我派人去做過調查,原來這個日本人並不是本地領事館的官員,竟是從東京來的日本政府官員。”

張作霖臉色沒有變化,淡然的說道:“這算是什麼稀奇的事,這樣的人這幾天難道我見得還少了嗎?”

袁金鎧不動如山的說道:“當然,他們的身份或許不值得細談,但是這位中村先生卻跟我說了一個絕密的計劃,經過我仔細研究過,我倒是認為這個日本人的計劃很有迴旋的餘地,或許我們可以不明著跟中央政府作對,但卻可以向中央政府示威。”

第890章,張作霖之決定

張作霖眉頭皺了起來,冷冷的問道:“你是什麼意思?什麼叫不明著作對,什麼又叫向中央政府示威?”他當然不是不懂字面意思,可是在他看來,只要向中央政府示威那就明擺著是在跟中央政府作對,這個風聲鶴唳的時刻誰敢如此貿然行事?就算有日本政府在背後撐腰也沒人敢輕易如此!

袁金鎧不慌不忙的說道:“自古以來都有進諫一說,有書諫,有殿諫,也有兵諫。”

只聽到這裡,張作霖立刻明白了袁金鎧的意思,當即大喝道:“說來說去,還是要老子造反?都說了多少次了,如果真那麼好造反,老子還會這麼麻煩的去探別人的口風嗎?”

袁金鎧保持著平靜,說道:“師座,兵諫怎麼能跟造反相比呢?唉,如果師座您執意這麼認為,那索性接下來的話我也不多說了,以免讓師座誤會我的意思。”

張作霖最討厭別人賣關子,可是偏偏自己按耐不住,他大聲的說道:“那好,你來告訴我,你這個所謂的兵諫跟造反到底有什麼不同?”

袁金鎧強調的說道:“兵諫只是我們對中央政府某一項政令持反對意見的表態而已,又不是對中央政府的所有命令都持反對意見。再者,師座您是明白人,不光咱們二十七師,就連馮將軍的二十八師,黑省、吉林省的各位將軍們也都如此。這已經說明中央政府的這次命令太過分,弄得咱們東三省人心惶惶。”

張作霖板著臉,雖然他心裡認同袁金鎧這番話,可對方還是沒有說到計劃的點子上。

頓了頓之後,袁金鎧接著說道:“那位日本來的中村先生並非只找了我們二十七師,只要在東三省有頭有臉的人物他都一一去拜訪過,不僅如此,他還告訴我月前就去過熱河省,見過姜翰卿。”

薑桂題(1843—1922),字翰卿,又作漢清。安徽省亳州東南藥都姜屯(現亳州市譙城區十九里鎮姜屯村)人。1843年4月16日(清道光二十三年三月十七日)生於一個貧寒之家。薑桂題少年時體格魁梧,“鄉里兒童望而生畏”,曾因家貧乞討度日,因幼時頑皮,常做錯事,得綽號“姜老鍋”。

張作霖怔了怔,驚訝的問道:“什麼?日本人還找上北方第一集團軍的人?”

薑桂題的熱河軍隊經過北京大本營強行整編之後,已經與直隸省的一部合編為共和國精英第三十五師,不過師長並非是薑桂題本人,而是他的部將孫子道出任師長。孫子道雖然是毅軍老將孫萬齡的長子,但自從孫萬齡病死之後,孫子道僅僅是承父輩蔭庇留人毅軍營中,除了之前孫萬齡帶出來的嵩武軍舊部尚且念舊情之外,早已沒有太多的實權。

袁金鎧緩緩的點了點頭,非常認真的說道:“確實如此,說起這件事,當時連我也感到驚訝不已,不過這位中村先生還拿出了姜翰卿的書信,我親自驗過的的確確是他的手筆。姜老幼時貧苦,沒讀過多少書,基本上都是讓幕僚代筆,但落款時必然會親自署名,這點絕不會有錯的!!”

張作霖倒吸了一口冷氣,說到薑桂題這位北洋的老將,他的的確確還是知道幾分的。薑桂題早年曾經深受僧格林沁的器重,得以平步青雲直至成為北洋六鎮的元老之一,因此內心裡十分感受這份恩情,對前清也頗有幾分忠心。

大革命發生之後,薑桂題礙於前途以及對袁世凱的效忠,不得不聯名逼迫清帝退位,之後便對北洋忠心耿耿。如今老牌毅軍被收編成為北一集團軍一部,儘管薑桂題表面上什麼都沒說,可誰都知道這“姜老鍋”不會輕易嚥下這口氣。如果日本人說服薑桂題在這個時候造反,這個可能還真不小。但不管怎麼說,薑桂題是年逾古稀的老人了,也不知道還有沒有當初那股倔脾氣,就算有恐怕只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