式榮勳,規定此兩項永不得世襲,一級上將若因死亡、降職等原因失去榮勳資格,國家將收回牌匾和將軍名號。
當然,在名義上國家還設有“大元帥”軍銜,全稱為“中華民國海陸空三軍大元帥儀仗”,是中華民國武裝力量最高統帥者。不過“大元帥”軍銜只授予中華民國大總統,此項規定不僅列在軍事章制之中,不久將來還會記錄在憲法之中。
吳紹霆在公佈完畢新軍制,緊隨其後當場宣佈第一批將級名單。
蔡鍔、韋汝聰、馮國璋為一級陸軍上將;唐繼堯、曹錕、盧永祥、莫擎宇、龍濟光、何福光、李濟深、鄧鏗、陳炯明、許崇智、顧品珍、王文華、李漢章等三十九名授予二級陸軍上將;吳佩孚、孫繼直、劉震寰、楊希閔、梁鴻楷、蔡成勳、蔣百里、李鴻祥、李選廷、馬錦春、倪映典等七十四名授予中將軍銜。至於授予少將者多大一百二十多人。
此時公佈暫為陸軍軍銜,稍後國防部還會公佈海軍軍銜。
會議第二項是頒佈戰功勳章制度,吳紹霆宣佈廢除北洋政府時期大勳章、嘉禾勳章、白鷹勳章、文虎勳章、寶光嘉禾勳章等榮譽制度,但保留文虎、寶光嘉禾勳章兩種獎章的圖案樣式,將文虎、寶光嘉禾的九等制縮減為四等制,並規此二式勳章專用於軍中榮功之用。其中文虎勳章為軍人品德榮譽,寶光嘉禾勳章為軍人戰功榮譽。
在此二式勳章之外,昔日廣東軍隊頒佈的金銀銅三等制鷹章也保留下來,做為士官和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