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轉移?”王長齡嘆了一口氣,直截了當的問道。
吳紹霆沉思了片刻,不管怎麼說,既然中日戰爭接近尾聲,的的確確應該抓緊做好應付美國人的準備。不管美國會不會參加世界大戰,哪怕是為了日後外貿市場的爭奪,也一定要壓制住這個地理政治極好的國家。
“明天召開軍事會議,在會議再討論這件事。總之,你把訊息馬上傳到南亞戰區司令部,讓崇石那邊做好準備。不管能否在海上攔截弗倫奇軍團,我相信崇石那邊是有能力應付這支援軍。”吳紹霆不動聲色的說道。
“我知道了,我這就去辦。”王長齡點了點頭應道。
第1087章,繼續推進
轉眼到了七月初,在聯合參謀部解散之後,弗倫奇軍團各師各旅都秘密接到了準備撤退的命令。但是對於英軍各路作戰部隊而言,這種撤退絕不能明目張膽,否則很有可能遭到中國軍隊的窮追猛打。
弗倫奇特意向下屬的各師師長叮囑指示,一定要利用日本士兵當作擋箭牌,英軍士兵則藉口各種作戰理由,悄悄的向登陸點撤退。同時他與停泊在菲律賓的美國商船取得聯絡,讓商船早早趕到各個登陸點,接應英軍士兵上船。
最先有所反應的自然而然是開城方面,弗倫奇軍團第一師以前後春川支援為理由,命令日軍第九師團和第十九師團守住陣地,掩護英軍部隊轉移。為了取信日本人,第一師甚至還留下了大批戰略物資和武器裝備,並且冠冕堂皇的說要輕裝簡行。
然而日軍早已經預感到英軍打算發起這場戰爭,可是無奈奈何又沒辦法挑明這件事。
自從春川會戰失敗之後,日軍全線作戰部隊的精神狀態早已脆弱到極點。他們意識到這場戰爭迴天無力,而一旦真正的失敗將臨之後,在朝鮮的所有士兵都將面臨極其危險的後果。畢竟日本之前出爾反爾,撕毀了已經簽訂的和約,要想再議和絕不會簡單,而要想繼續頑抗下去則只會意味著更多的死亡。
正因為如此,日軍各路部隊不約而同的都認為,在這個時候決不能點破這一層,否則軍心必定迅速崩潰,不等中國軍隊打過來,自己內部就已經先開始分崩離析。到時候中國軍隊不費吹灰之力,足以橫掃所有在朝鮮的日軍,死傷必然會更為慘重。
開城的英軍離去之後,並沒有像之前所說的那樣前往春川直接,而是直接經漢城到仁川登上了美國貨船。
僅僅隔了一天的時間,遼東戰場上的弗倫奇軍團第四師、第五師和第六師同樣開始著手撤退計劃。東線戰場上的兩個師因為沒有跟日軍在一起,所以不需要任何顧慮,直接大搖大擺的從東港前線撤回到莊河,然後登船撤離。
西線戰場上的第四師,則是趁著晚上悄悄的撤離,第五師團只到天亮後才發現幾里之外的英軍陣地空蕩蕩一片。第五師團總司令大谷喜久蔵忍不住感慨,這是什麼樣的動力才能讓一萬多人在一個晚上的時間裡撤離的乾乾淨淨啊!
弗倫奇軍團不告而別,頓時給這場波折起伏的中日戰爭劃上句號。
縱然還留在朝鮮的日本軍隊自欺欺人似的保持著堅定信念,可基層士兵之間早已經露出崩潰的裂縫。這道裂縫就像是溫室效應下的南極冰蓋,在壓力倍增之下越裂越開、越裂越大。只在三天之後,大部分基層士兵都喪失了繼續作戰的慾望,投降、求和、自殺的意願充斥著整個前線。
中國軍隊並沒有因此而打算坐享其成,在春川的三十六師甚至還叫響了一個口號:“當初小鬼子詐降,讓咱們吃了好一些苦頭,今天他們大勢已去,正是咱們秋後算總賬的時刻。這次咱們就要一鼓作氣打到釜山去,逼著小鬼子下海游回日本。”
這一番呼籲立刻引起了強烈共鳴,中國士兵們如今士氣高漲到極點,面對日軍剩下的殘兵敗將,在公是報仇雪恨、揚我國威的大好時機,在私則是收拾戰功、補充戰績的衝刺階段。在公在私都值得瘋狂的追殺下去,給小鬼子致命一擊。
因此在春川會戰大捷的第三天,由三十四師坐鎮春川,負責處理收拾戰場殘局、安撫民眾百姓、拘押俘虜到集中營等工作,三十師、三十五師以及三十六師出春川出發,兵分三路向朝鮮南部推進,緊追著日軍三個師的殘部和撤退的十八師團而去。
與此同時,在開城的三十七師和五個海軍陸戰隊旅,經過多次偵查確定英軍師悄然撤離,外圍陣地上只剩下日軍第九師團和第十九師團。於是不等平壤下達作戰指令,兩路部隊果斷的發起反攻作戰。
整個朝鮮戰場再次由戰略防守轉變為戰略進攻,其聲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