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60部分

對比目前戰爭開銷與國家財政之間的收支比例,推測是否還有多餘的財力支撐北方第二集團軍出戰。

身為國家元首,吳紹霆對中華民國的現狀非常清楚,絕不能因為在戰場上取得一定優勢就得意忘形,幾千年的農業國家歸根結底還是很窮。縱然之前獲得德國的資助,可英國人突然在東三省殺出一招,原本用來支付北方第二集團軍出征的軍費,只能暫時投入到國防軍三個師身上。

這場戰爭不僅讓日本負債累累,中國的國際債務同樣不好看。要想徹底走向世界強國的道路,只能等到戰爭結束之後才能邁開大步。

國政會議從早上一直進行到晚上,期間休息了很多次,主要為了與南京方面取得聯絡,對比南京財政部的資訊資料。晚上八點鐘時,總統府的幕僚們總算給出了初步預算結果,那就是北方第二集團軍沒有足夠的經費按照原定計劃出戰。

考慮到國防軍四個師總計大約九萬人的兵力,以及弗倫奇軍團進攻的規模,之前給北方第二集團軍的軍費預算必須支出四分之三。如果國防軍與弗倫奇軍團陷入拉鋸戰,軍費還會逐步攀升,只要作戰時間超過半年以上,財政立刻會陷入赤字。

吳紹霆心中多多少少有所不甘,散會之後他沒有休息,連夜又通知國防部軍官舉行軍事會議,探討北方第二集團軍出征的可能性。

經過長達三個鐘頭的論證和計算,國防部辦公廳得出結果,或許北方第二集團軍在預算之內可以收復外蒙古,至於出兵新西伯利亞可以從長計議。在場所有人都知道,北方第二集團軍從一年前就在儲備戰略物資,既然韋汝驄在電報裡提到戰略物資準備就緒,這就意味著有一批現成的物資可以支援北方第二集團軍開拔出動。

以中國軍隊出戰前的準備慣例,首批出戰物資大約能維持全軍進行三個月左右的作戰,當然這具體要看戰鬥的規模。

但是國防部軍官們分析,外蒙古的叛軍勢相對而言並不強大,無論是武器裝備還是人員素質,都遠遠不如北方第二集團軍正規軍。因此戰爭的激烈程度應該不會太劇烈,從而大大控制物資的消耗。

至於出兵新西伯利亞,如果沒有新的經濟援助之前,這是根本沒辦法達成的事情。

不僅是因為沙俄境內道路長遠,後勤必須承擔巨大的壓力,更重要的是沙俄地大人稀,北方第二集團軍深入他國之境,很容易陷入交通困境。要想進攻沙俄,就必須做好持久作戰的準備,而且這裡的“持久”極有可能超過朝鮮戰爭所消耗時間。

聽完這份報告之後,吳紹霆沉思了片刻,隨後立刻做出指示。他吩咐國防部與總統府外交部儘快與德國進行交涉,嘗試從德國手裡獲得更多的資助,最起碼也要弄到貸款。北方第二集團軍則按照原來計劃,先行收復外蒙古,等到外蒙古徹底平定後再根據實際情況來做下一步打算。

不可否認,他心中還是希望北方第二集團軍能打到沙俄境內。一方面可以代表同盟國打擊協約國,讓同盟國穩固這場世界大戰的優勢;另外一方面更是希望藉助開闢三個戰場,來提高中華民國在世界列強的影響力。中國有能力參加世界大戰,並且還如此擴大戰爭規模,足以讓世界諸國刮目相待。

第1066章,僵局

五月初時,從東三省發來一封緊急電報,龍雲快步衝進吳紹霆的辦公室,還沒把電報檔案遞過去,自己已經忍不住先脫口而出:“普蘭店防線失守。”

吳紹霆眉頭微微皺了起來,不過這一切早在他的預料之中,東三省第一路軍倉促之間構成的防線,能夠拖延敵人十天的時間,已經算是功德圓滿。他接過電報草草的看了一遍,只見電報最後寫著東三省第一路軍正在向碧流河附近轉移,意圖在碧流河這裡構築新的防線。不難推測,張作霖果然還在遵循以地換時間的策略。

龍雲發現吳紹霆的臉色並沒有太多著急,於是趕緊又說道:“電報室還在翻譯另外一則電報,英軍第二師已經佔領莊河縣,先遣部隊正在向東港挺進,三天之後可能就打到東港去了。王大人馬上會把電報送進來。”

聽到這裡,吳紹霆立刻開口問道:“國防軍第四師不是已經在丹東了嗎?”

龍雲點了點頭,不過臉色仍然不好看,他說道:“三天前國防軍第四師師部進駐丹東,後續部隊陸陸續續也趕到一部分,但總兵力目前還是不夠。更讓人擔憂的是,國防軍第四師炮兵部隊炮到了,但炮彈還沒到。三天之內也不知道能輸送多少物資。”

吳紹霆沉思起來,他知道丹東是靠近鴨綠江的港口城市,東港又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