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17部分

透過一些手段,在沙俄榨點血來。”吳紹霆自認為自己可是從來都不做賠本買賣的。

“怎麼榨法?”王雲聽到有中國好處的事情,就不自覺的興奮了。

“軍火交易啊,哪有打戰不要軍火的。”吳紹霆隨意的說到,美國不是老抱怨自己的軍火傾銷量過少嘛,現在正好有機會能擴大美國的軍火銷售了。

“明白了,我這就安排談判!”王雲終於找到了方向了。

“別急,動手之前還需要詳細的瞭解情況!”吳紹霆擔心王雲一時衝動,反而會弄巧成拙,畢竟干涉別國內政的事情,還需要步步為營的。

王雲很快就派了中情局幾名王牌特工分別前往了莫斯科還有彼得格勒,一方面為了探聽兩地的主要政治情況,另外一方面也是為了詳細的瞭解一下兩座城市的情況,為了以後能夠建立比較好的軍火傾銷基地而服務。

按照吳紹霆的意思,做生意嘛,不能厚此薄彼,所以沙俄兩邊的政府的軍火生意都是要提供的,這樣一來兩邊的軍事力量才能有個相當,戰爭也會不斷持續下去。

莫斯科這邊是尼古拉耶維奇領導的原沙皇政府,由於經歷了一戰的洗禮,沙皇政府的整個軍隊相對而言比較勞頓的,加上本身的裝備的軍事器材都是很落後的,急需大量的軍事武器的補給。

可是沙皇政府並不是像想象中那麼富有,一時無法購買大量的武器。經過雙方協商,沙皇政府決定用他們手上大量的資源換取武器。

可是運輸資源需要相當大的運載量的交通工具,所以在雙方協商下,由中國修建一條從中國東北到莫斯科的鐵路,一方面為了運送沙俄境內的大量資源,另外一方面也是為了加強沙俄和中國境內的聯絡,實際上按照尼古拉耶維奇的想法是為了讓中國直接派兵幫助他剷除布林什維克在彼得格勒的勢力。

可是蔡鍔直接回絕了,要知道沙俄偏北,整個天氣情況十分惡劣,壓根不利於中國士兵作戰,而且大規模派兵干預別國內政對中國來說,並沒有多大的好處,很有可能白忙活一場,而且成本巨大,何況中國要乾的是讓沙俄內戰繼續下去,一方面能消耗沙俄的國力,另外一方面中國可以利用雙方戰爭,傾銷軍火謀取貿易。

之所以會直接選擇動北,而不是外蒙古,有幾方面的原因:第一,東北本身有良好的工業基礎,從沙俄運來的大量資源都能就地利用,減少了不少運送的成本;第二,東北有蔡鍔的北方第一集團軍的主力雄踞在那,能夠有效的保證了這條資源運輸通道的安全,甚至能夠對沙皇政府有任何異心都能做出及時的反應;第三,東北有長期跟沙俄打交道的背景,能方便雙方的交流;第四,東北的農業基礎比較好,仿照歐洲戰場的做法,中國不但可以向莫斯科傾銷軍火,還可以向莫斯科傾銷農產品。

彼得格勒方面,列寧的主要的支援力量是新興的工人階級,本身就是沒有任何權利的一個階級,力量薄弱,能夠如此順利的佔領沙俄的首都彼得格勒,主要是因為沙皇政府跟人民的矛盾太過激烈,他們趁虛而入罷了。

可是為了穩固他們的勢力,列寧領導下的布林什維克也在強力的發展自身力量,所以軍火對他們來說,也是極缺的。

雖然彼得格勒的蘇維埃政府知道中國是在兩方面賺錢,可是不得不答應中國方面的軍火交易,因為沒有強大的軍火支援,蘇維埃政府簡直是風雨飄搖的。

不過,吳紹霆的意思是支援克倫斯基建立親華政權,那麼在軍火貿易過程中對莫斯科的側重更大一點。

很快,在幾個王牌特工的幫助下,在莫斯科和彼得格勒兩地都建立了比較完善的軍火銷售體系。

表面上這些公司還是跟在歐洲一些的貿易公司一樣,主要負責的是農產品的銷售,但是私下還是軍火的銷售。

克倫斯基目前擔任的是沙皇政府的外交部長,特工也表明了中國有意支援沙皇政府重新奪回在國內的權利,克倫斯基是個比較有戰略眼光的人,很快就要求中國組織一場談判。

克倫斯基的談判目的很簡單,他不是傻子,怎麼可能不知道中國支援沙皇政權的意圖,所以他想讓沙俄的利益最大化。

中國則料到了克倫斯基肯定會要求談判的,雖然這是外交事件,可是中國沒有派出任何外交官,則是直接由蔡鍔出面跟克倫斯基談判。

談判的地點就設在中國的漠河。

彼得格勒的蘇維埃政府不知道怎麼知道了這次談判,列寧更是清楚這次談判如果順利的話,沙皇政府肯定能得到中國的大力支援,那樣一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