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94部分

華民國必然要全力以赴的恢復國土完整。

《璦琿條約》又稱《璦琿城和約》,是沙皇俄國和清朝黑龍江將軍奕山於1858年5月28日(咸豐八年四月十六日)在璦琿(今黑龍江省黑河)簽定的不平等條約,該條約令中國失去了黑龍江以北、外興安嶺以南(即外東北)約60萬平方公里的領土,是中國近代史上一次性割讓領土最多的條約。《璦琿條約》當時未經清政府批准,但後來在《中俄北京條約》中被確認。

陸建章點了點頭,鄭重其事的說道:“元首放心,以目前的情況,我們很有信心完成這次議和談判,一定不辱使命。”

吳紹霆欣然的說道:“很好。你們放心的去辦,同盟國陣營內的事情我親自來處理。”

雖然陸建章、顧維鈞多多少少仍有幾分擔心,不過既然元首都說自己親自處理,可見還是有信心處理好這些外務。當即他們沒有再多說什麼,告辭離開大總統辦公室,回到外交部辦公室開始準備與沙俄聯絡的事宜。

第1138章,沙俄首都淪陷

事實上,早從四月份開始,烏梁海方面就與沙俄社會革命黨保持著緊密聯絡。

隨著克倫斯基從中國訪問歸去之後,他對中國的態度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革,一直在黨內和沙皇貴族之間吹噓著中國在亞洲重要的地位和影響。

他不僅認為沙俄應該仿效中國來完成資產階級革命,推行君主立憲制,保證資產階級的利益,同時儘快推出一系列資產階級新政,緩解國內國外的矛盾局勢。

對於中國以最優惠的價格出售一批軍火給社會革命黨,這一點確實引起了黨內資產階級人物們的好感。但做為社會革命黨另外一派,青壯貴族們卻還是對中國保持著戒備之心,畢竟中國大軍壓在烏梁海,收復了外蒙古不說還侵佔了沙俄辛辛苦苦拓展而來的國土,實在是讓人可恨可氣。

四月和五月這兩個月的時間裡,克倫斯基把精力投入在兩件事情上,其一就是積極訓練武裝商團,其二則是盡一切可能消除中國的負面影響,希望能夠讓黨內上上下下都接受與中國合作的想法。

嚴格的來說,北方第二集團軍早已經沒有任何軍事行動,甚至連之前預計開春之後繼續北伐的戰略佈置都暫時擱置。集團軍司令部對外聲稱是與克倫斯基建立良好聯絡關係,暫時取消所有進攻計劃,當然實際上還是南京總統府急於發展國內,所以下令儘可能中止戰爭。

不過,集團軍司令部的這份對外聲稱,在某種程度上就是在抬高克倫斯基的身價。

中國方面的意思再明顯不過,他們就是要扶植克倫斯基為中國的代言人,讓外界都知道只有克倫斯基才能說服中國停戰,如果沙皇政府不肯給與克倫斯基足夠的政治地位,中俄之間的戰事還算沒完!

然而就在克倫斯基滿懷信心的到處奔走之際,醞釀已久的“二月革命”再次爆發。

布林什維克黨經過一個月時間調整革命策略,積極拉攏了許多士兵、武裝警察加入革命陣營,使得原本單純的工人罷工運動一下次升級為武裝革命。就在四月底的一天,布林什維克黨集中了所有革命精銳力量,在彼得格勒發動了一場最大規模的起義行動,而從這一天開始,“二月革命”武裝起義階段正式拉開了帷幕。

彼得格勒成為布林什維克的主戰場,很多沙皇軍隊和地方軍隊都被革命分子策反,在起義行動開始的幾個小時裡,沙皇軍隊一盤散沙,而革命士兵和工人們則團結一致,很快就形成了壓倒性優勢。

整個起義持續了七天之久,布林什維克領導著革命士兵和工人歷經千辛萬苦,總算完全佔領了這座大城市。駐守在彼得格勒的沙皇軍隊倉皇而逃,損失極其慘重,大部分士兵要麼叛變、要麼當逃兵,士氣低落到了極點。

首都彼得格勒淪陷的訊息在一天之後傳到莫斯科,沙俄政府聞訊震驚不已!儘管沙皇尼古拉二世正是因為擔心彼得格勒不安全,所以這幾年一直都住在莫斯科,可畢竟彼得格勒是法定的帝國首都,它的安危對整個帝國都有舉足輕重的影響。

不僅如此,對於這次工人發動的起義顯然已經超出所有的預料,沙皇政府已經意識到幾十年來的俄國革命發生了重大變化,革命者不再是單純的遊行、罷工,而是拿起了武器走上戰場。有了武器的革命活動那就是一場戰爭,布林什維克不宣而戰奪得了彼得格勒,這不是先發制人這麼簡單,而是帶來了全國性的震動作用。

革命往往都是一股火焰,這股火焰如果控制的不好,不能在第一時間內撲滅,那就會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