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吳紹霆不能確定德國會不會這麼做,可任何一個國家都不會希望由另外一個國家改造自己的社會體制和國家框架,這是最淺顯不過的道理。
這時,顧維鈞表情認真的開口說道:“元首,不管怎麼說,德國的人援助對我們很重要,更何況他們還是第一個提升外交等級的西方國家,這對我們中國的政治影響非常重大。或許我們可以採取另外一種方式來達成這次合作。”
吳紹霆心裡早有想法,即便顧維鈞不說,他也知道該怎麼去應對德國。
德國自以為是同盟國陣營的“老大哥”,往往自視清高而把其他國家看得太簡單,又或者故意利用什麼援助計劃來混淆視聽,以為其他國家只會緊緊盯著援助,還忽略察覺其中隱藏的風險。然而威廉二世或者霍爾維格顯然遺漏了一點,那就是在其他國家進行政治改革,永遠不可能脫離這個國家的影響。
“這件事先故意拖上幾天,然後再去找德國人把事情談完。”
“元首,您打算答應他們?”伍廷芳連忙問道。
“沒錯,答應他們。不過現在答應是一回事,當時候不配合是另外一回事,總之當務之急我們要先把錢和工業物資搞到手。”吳紹霆輕描淡寫的說道。
“原來如此,我明白了。”伍廷芳恍然的點了點頭說道。
“雖然我們可以這麼做,但德國人肯定不傻,總之,元首,我們一定不能掉以輕心。”顧維鈞仍有幾分顧慮的說道。
“這個我知道,只要打贏了這場世界大戰,沒有人能再影響我們中華民國的發展!”吳紹霆充滿氣勢的說道。
然而吳紹霆絕對不會沒料到,這份看上去痕跡明顯的“霍爾維格計劃”,卻整整影響了中國未來二十年的發展,不僅如此,也在一年之後讓中華民國走上一個重大的分水嶺。這正是為什麼“霍爾維格計劃”會成為後世歷史上濃墨重彩一筆的原因,而吳紹霆本人卻是它的重要推動者之一。
第1025章,德里會議
隨著長達半年時間的惠山戰役告捷,整個朝鮮戰場的局勢再次發生改變。
東三省統帥部正式開始制訂“南方總攻”戰略,旨在調集所有在朝鮮的作戰部隊,以強大的火力攻勢侵入朝鮮南部,徹底將朝鮮境內已經元氣大傷的日本軍隊擊垮。
第七師團和第十七師團相繼覆滅,對日本來說已經是非常沉重的打擊。
儘管日本本土在倉皇之下向朝鮮增援了三個師團的兵力,但面對大勢已去的局面,這三個師團根本沒有任何迴天的機會。
畢竟新義州和惠山相繼陷落之後,中國徹底解決了後顧之憂,北方第一集團軍所有主戰師都能從容的向前推進。
日本參謀本部制訂的第二期防守策略原本是寄託著許多希望,可惜咸興被攻破之後,第二道防線已然是漏洞百出,中國軍隊完全可以透過咸興這個突破點,利用鐵路快速饒過第二道防線,直接襲擊大後方。
進入二月份的日本國內,冥冥之中開始浮現出停戰議和的聲音,最開始提倡這一點的自然是日本內閣中的民主派人士。然而沒過多久,包括一些財政官員、商務官員甚至經濟學家們都加入了反戰行列,他們不需要太多的理據,唯一認知的一點那就是日本政府已經沒錢了。
日本內閣的軍閥們表面上保持著鎮定,可是他們心中早已禁不住生出惶恐。
大日本帝國的國威就要毀於一旦,甲午戰爭的歷史要顛倒過來重演一次!?
這些可不是軍閥們想要看到的一幕,但是卻不得不承認如果不能改變現狀、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這一幕遲早還是會出現的!
對於整個日本內閣來說,他們現在僅剩的希望還是英國的援助,甚至連越南聯合軍團都已經不放在心上了。日本外務省頻頻與英國駐日使館聯絡,希望能獲得更多的資金和物資,以維持在朝鮮的統治和戰爭。
儘管在中國宣佈加入同盟國陣營之後,英國意識到來自中國的重大威脅,在遠東地區只能依靠日本的軍事牽制,來阻止中國向南亞滲透的程序。
可是日本在朝鮮節節敗退,已經國內經濟出現越來越大的漏洞,讓英國政府實在難以再繼續相信日本的能力。這就好比是一個無底洞,英國把資金都砸了進去,可日本一點應有的反應都沒有。
二月初,南方第二集團軍順利完成對河內的戰略包圍,截斷河內防線與緬甸、暹羅乃至臺灣的所有聯絡,河內的聯合軍團只有六個兵團的兵力,卻要抵擋來自南方第二集團軍四倍之多的敵人,實在是有心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