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22部分

回應。“然而,然而眼下安西,安西兵力實在太單薄了些。還要分頭駐守這麼大的地盤。自保已屬不易,更甭提與周邊部落開戰了!不信,不信你可以去問岑參軍,他對此比老夫更清楚!”

“的確如此!”不小心被張素點了將,岑參猶豫了一下,低聲替對方辯解,“咱們安西軍距離原太遠,糧草器械供應不易。所以一直走的是精兵路線,人馬數量從來沒超過五萬。而朝廷自去年冬天起,幾度從安西軍調兵拱衛京師。三番五次下來,已經將安西軍抽成了一個空架子。不瞞採訪使大人,眼下整個疏勒城周圍,即便把演渡、遍城和蔚頭三地的駐軍也算上,也只有四千兵馬,並且多數是老弱病殘!”(注1)

“是啊,採訪使大人遠道而來,不知道我等的難處!很多事並非老夫不為,而是力不能及啊!”有了岑參的解釋作為鋪墊,屯田使張素終於緩過一口氣,拱拱手,微笑著補充。

他以為就此就能將王洵應付過去,誰料後者常年領兵在外,屢經磨礪,已經遠非當初那個初出茅廬的小菜鳥,略一沉吟,便再度直戳眾人的要害,“回紇人已經正式宣佈叛離大唐了麼?疏勒周圍哪個部落的兵馬超過了四千?”

“沒有。當然沒有!回紇人剛剛從我大唐手接收了北庭,豈敢這麼快就忘恩負義!”不僅是張素,岑參也被問得老臉發紅,搖搖頭,低聲強辯,“不過,採訪使大人應該知曉,各部落向來是人人皆兵。縱使老嫗、老翁,也能上得了戰馬!即便回紇人不自己出馬,有他們在暗地裡支援,周邊部落也變得非常難以應付。”

“他們人人皆兵。此地忠於我大唐的百姓,難道都是缺胳膊少腿不成?屯田使大人開啟倉庫,分發兵器,教百姓們持械自保。難道各部落還敢像眼下這般囂張?!”

“這個,這個……”屯田使張素再度語塞。有關分發兵器給百姓,讓各地民壯結寨自守,與官府共同應對危機的主意,岑參也向他提起過。但此舉利弊互現,讓人很難痛下決心。首先,庫存的兵器屬於軍資,未經朝廷許可就下發於民間的話,主事官員要冒很大風險。其次。原人素來鄉土情重,凡在西域紮下根的,要麼是退役老卒,要麼是在原籍犯過事的兇橫之輩。一旦手有了兵器,說不定會生出什麼禍端來!

再次,若是放任安西鎮被回紇人一步步蠶食掉,考慮到中原動盪,朝廷無力西顧的大前提,張素這個節度使未必有罪。可萬一哪個漢家兒郎在安西豎起了反旗,無論叛亂規模是大是小,他張素可就都難逃治政無方之責了!

最後一條乃重之重,屬於為官之秘決,只可意會,不堪宣之於口。若是一個久在官場沉浮的老吏,肯定會一眼看穿此節,不再讓張素為難。然而王洵偏偏沒有足夠的宦海經驗,行事也素來不受規矩所限。見張素遲遲說不出個所以然來,笑了笑,朗聲道:“大人莫非也認為,胡人比漢人對大唐更忠誠?他們拿著兵器殺人放火依舊是忠心耿耿,萬一漢人手有了刀槍,肯定就會揭竿而起了?!”

若是放在十年之前,張素說不定真敢借著臺階往下溜。畢竟李林甫就是以同樣的理由,大肆提拔了安祿山、哥舒翰、高仙芝等異族武將,同時施重手將王嗣業等漢家男兒壓得無法抬頭。可如今李林甫的墳墓都讓皇帝陛下派人給掘了,素有忠誠之名的安祿山也打到了潼關之外。再敢尋同樣的藉口,可是自己給自己找麻煩了。

“不會,不會!”他用力揉著鬢角,搜腸刮肚找理由。王洵卻根本不給他這個機會,聳聳肩,繼續緊逼,“那大人是準備告訴王某,庫房裡突然又沒了兵器。王某剛才可是記得,大人信誓旦旦地保證,存放兵器的倉庫都是滿的!”

“不會,不會!”張素被擠兌得根本來不及轉身,一邊揉著額角,一邊訕笑著回答,“採訪使大人說笑了。按道理,整個安西的軍械糧草,大人都有處置之權。張某不該在旁置喙才是。可此舉乃最近數十年未有,一旦開了先河,恐怕……”

“不妨。事急從權,張大人剛才還說過類似的話。”王洵笑著搖頭,“發下去,順便傳令各地來自中原的百姓結寨自保。若是朝廷追究下來,王某自己承擔這個責任,與諸位無關!”

‘你擔得起麼?你自己還前途未卜呢?!’眾武心暗罵,紛紛上前,勸阻王洵不要一意孤行,“大人三思。那可是數萬大軍的兵器。弩弓、長槊、破甲錐等,皆民間嚴禁持有之物!”

“是啊。一旦落入宵小之手,後果不堪設想!”

“不堪設想。還有什麼比丟了安西,讓我等蒙受喪師辱國之恥,更不堪設想的後果?!”王洵忽然動了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