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學校往往將這一條排在第一位。也就是說一個學生的學校表現和出勤率、平均成績都很重要。
第二個就是DSJ的成績。不過這是公開的,每個學校都在招生簡章中公佈錄取新生的DSJ標準。
第三個標準是學生的社交參與能力,要在你的履歷上寫明參加過什麼社團,擔任過什麼職務,有什麼體育特長。做過多少義務工作,例如到老人福利院去幫助老弱病殘者,或者到醫院、慈善基金會幫助過多少人士。你有什麼組織能力,擔任過學生會主席或者編輯過學生刊物等等,都是學生能力的表現。這樣,帝國的大學就突出重視動手能力和實際交際能力,只有好成績的學生充其量也不過是書呆子而已,這樣的學生不要說一流學校沒有興趣,即便是地方性高校也不會刮入囊中。
如果說上述三條是比較硬性的規定,那麼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標準,雖然有點主觀性,但是在大學錄取中也非常重要。那就是本人寫的一份自薦信,你為什麼要選擇這所大學。這是一篇不超過兩頁紙的信,實際上就是一篇文章,你要一下子打動看信人的心,使他願意看下去。這一點是方雲根據自己的經歷強硬要加進去的。
這樣,學校錄取新生的程式就是一拿到申請學生的檔案袋,首先就取出這份信件。如果這封信寫得夠得上他們認為的標準,就開始開啟其他材料,一份一份地仔細閱讀。如果這封信無法打動他,他就把這個檔案袋封起來了。他們認為如果一個學生連一封推薦自己的信件都寫不好,其他方面再好也是沒有用的。當然,這也有弊端,就是容易讓人作假,編造一些動人的故事來打動錄取官,這就要建立一個核查機制。因為假的東西終是缺少感情,寫得再好,只要細節出錯,整篇文章就如沙上建屋一樣經不起推敲。
除了上述標準之外,每個學生都要附上三位教師的推薦信,這也是錄取官第二要看的內容。只有在這些軟性的標準透過之後,錄取官才細心地察看你的其他資料。
這些標準和要求一經媒體公佈,立即引起了轟動。要知道在大漢帝國這個社會里,讀書受教育基本上都只是有錢人或者是大戶人家的特權。這樣一個翻天覆地的改革,不僅是有利於社會的團結,也體現了國家實力的增強。這些都是從小開始培養一個人的社會道德心,絕大多數有識之士都看到了這項改革對大漢民族將來的影響,紛紛透過各種渠道表示了對教育改革制度的擁護。
西元1939年11月底,蘇芬戰爭再次爆發。大漢帝國和德國以懷疑的眼光注視著這場戰爭。方雲不是很看好還沉浸在肅反運動中的蘇軍,而希特勒卻認為,小小的芬蘭是不可能頂住強大蘇聯的進攻的,他是同情芬蘭人的,但他現在還不能得罪斯大林。對於蘇聯,希特勒背後不知道咒罵了多少次:德國在全線進攻波蘭的時候,眼看就要獲取最大勝利的時候,蘇聯出兵了。蘇軍是9月17日開始行動的,不到幾天就佔領了按德蘇協定分給他們的領土。德蘇軍隊在佈列斯特一帶會師,蘇軍開到了匈牙利邊境。這立即引起羅馬尼亞和巴爾幹半島國家的強烈不安。波蘭人的命運是個什麼樣子?這個問題在當時是要立即有個答覆的。於是德國的裡賓特洛甫前往蘇聯與斯大林談判。
9月27日和28日兩天裡,在克里姆林宮舉行的三次會談中,斯大林掌握了主動權,要求對德蘇達成的協定作出修改。斯大林第一個要求是放棄成立一個獨立的波蘭國的任何主張,因為這樣一個國家可能引起德蘇之間的摩擦―――――這是彬彬有禮的說法,實際上是,一個獨立的波蘭可能被德國用來反對蘇聯。代替的辦法是波蘭將由德蘇兩國徹底瓜分。
斯大林的第二個要求是把立陶宛劃入蘇聯而不是德國的勢力範圍。作為報酬,他願意在波蘭中部作出讓步,把位於瓜分線以東的盧布林和比沙的一部分讓給德國。在蘇聯進入立陶宛的時候,蘇聯也願意在蘇瓦烏機三角地帶對東普魯士的邊界進行調整,使之對德國有利。最後,斯大林還明確表示,他準備“立即著手解決波羅的海國家的問題”,而且他希望在同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立陶宛達成解決問題的辦法的時候,能得到德國的慷慨支援,這些問題的解決將使蘇聯在波羅的海地區獲得它所希望的海空軍基地。
為了同蘇聯達成協議,希特勒很乾脆地付出了代價,但確沒佔到什麼便宜,特別是日爾曼文明在東方的傳統前哨波羅的海國家,不得不讓給了蘇聯人。
為什麼希特勒對於保持同蘇聯的友好關係如此重視呢?一部分原因是他知道倫敦和巴黎還在指望德蘇之間發生爭吵。一部分原因是他希望得到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