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99部分

可能的,單純增加軍隊數量沒用,而且徵兵之舉還會削弱領地的發展潛力。最好的辦法是想辦法剋制強弩,把騎兵的優勢重新發揮出來。

這是個難題,辦法不是沒有,但實施的難度卻很高。

重灌騎兵,本身就有剋制弓弩的作用,幽州騎兵都是精銳,戰馬也是良駒,差的只有盔甲而已。若是有足夠的鐵甲和馬鎧,把幽州軍武裝成一支重灌騎兵,袁紹有多少強弩也白搭,直接踩過去,就把他們踩平了。

然而,那是不可能的,別說打造五千具鐵甲和馬鎧了,就算只有五分之一,也是青州不可承受之痛。

鐵甲這東西乃是軍國之器,打造一具,不考慮耗材,也需要一名熟練工匠花費數年的時間。一具魚鱗甲約重四十斤左右,馬鎧覆蓋的面積大,重量也不在鐵甲之下,甚至猶有過之。構成鐵甲重量的,基本上都是鐵。

一個騎兵就要耗費上百斤精鐵,打造重灌騎兵的耗費之大,也是可想而知。

所以,即便以冀州之富,張頜的大戟士也只有千餘人,不是袁紹不想擴大規模,實在是耗費太大了。

不差錢的袁紹,都被難住了,何況王羽和公孫瓚這對還在溫飽線上掙扎的難兄難弟?

再考慮到短時間內,打造大量鐵甲需要的工匠數量,足可以讓一方諸侯感到眩暈了。也正因如此,當日的漢靈帝,以帝王之尊,依然鄭而重之的把幾百具上好的鐵甲藏在了寶庫裡。

不用懷疑,在這個時代,這東西就是寶貝。

王羽搞的那支重騎兵,數目只有二百,騎手身上穿的也不是魚鱗甲,而是遜色一籌的扎甲。戰馬的馬鎧,也沒大戟士的馬鎧護持的那麼全面。就這樣,他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