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如果對他們的主將動手,會不會引起手下兵丁的譁變?”蕭毅又道。
“這一點也好辦。這些降將之所以能夠控制數萬軍隊,主要依靠的是他們手下的私兵,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家丁。這些人在軍中都是待遇最好的,用最精良的武器鎧甲,吃最好的飯菜,住最好的營房。而這些錢都是將領自己出的。因此這些家丁對主將都是最忠誠的。只要招降了他們以後,先解除這些家丁的威脅,再對其他士兵加以懷柔政策,那些叛將的影響力就會很快消除。他們很快也就能融進定北軍中了。”尤條雲淡風輕,侃侃而談道。
“既如此,那就如軍師所言,破城之後,只要願意投降的,一律接納,韃子也不例外。具體改變事宜由兩位協力進行”。蕭毅忽然想到了被俘虜的豪格,這次自己也把他帶到了軍中,以備不時之需。也許這次就能派上用場了。(未完待續。)
ps: 又是超了五百字的大章,雖然更新次數少了些,還是弱弱的求票票了……不要再讓老貓自己打賞自己了,說多了都是淚啊
二百四十四章 赤果果的誘惑
蕭毅在寶應城停了一天之後,便率領大軍向淮安城進發了。寶應城原本的三千守軍已經被定北軍篩選改編。其中的青壯被抽調出來編入了定北軍作為雜兵,也就是後勤兵,協助運送糧草輜重等物。那些老弱病殘的則是每人發放了一些遣散費打發回去了。
寶應城因為距離淮安較近,又有城池掩護,便被蕭毅選做了大軍的臨時倉庫,儲存糧草武器等輜重物。蕭英的第二營被留下來擔任寶應城的守衛任務。但是第二營的兩千騎兵卻被蕭毅帶走了,只剩下三千步卒守城。有蕭英坐鎮,三千步卒守城綽綽有餘。而且韃子要想攻擊寶應,必須得先突破淮安城下蕭毅的大軍才能攻擊寶應。所以,寶應城基本上安全的。但是戰場之上,請示瞬息萬變,小心謹慎總是無大錯的。
幾乎在蕭毅率領大軍剛從滁州出征的同時,輜重營已經在汪家的幫助下調動了近千輛大車,從琅琊山大營運輸糧草輜重隨後而行。留守的劉肇基為了安全起見,派做事周全的乙邦才率三千士兵護送。
因為輜重車比較笨重,再加上天氣炎熱,在蕭毅率軍離開寶應向淮安進發的時候,輜重車隊才堪堪到達寶應城。一車車的糧食武器鎧甲連綿不斷的送進了寶應城,這讓那些看熱鬧圍觀的老百姓一個個也是心中嘖嘖羨慕。
根據蕭毅的指示,蕭英此次坐鎮寶應不僅僅是守城,還要同時肩負起徵兵的責任。由於系統的限制,蕭毅的嫡系精銳僅僅只有兩萬人馬,這對地盤越來越大,需要鎮守的地方越來越多的的蕭毅來說顯然是捉襟見肘。
一直以來,很多人都認為蕭毅善以奇兵致勝,覺得他用兵詭詐狡猾。但是蕭毅也是無奈。他要是手上有個雄兵十萬的話,他也想擺開堂堂正正的陣勢,跟韃子來一場大決戰。一舉擊潰韃子主力。從此倒也省事了。但是沒辦法,兵力太少,只能出奇制勝了。所以,很多時候兵法都是逼出來的。
雖然滁州的城東大營中已經有一萬新兵在訓練,但是他們成軍時日尚短,而且人數也少,目前根本沒有一戰之力。只能繼續加緊訓練。
所以在和尤條深談之後,蕭毅就定了一路打,一路徵兵的策略。但是蕭毅畢竟是從後世而來的具有前瞻性眼光人,他的徵兵是要走精兵路線,並非像李自成張獻忠之流一路裹挾普通百姓,動輒就號稱大軍幾十萬。其實真正的能戰之兵最多也就萬把人,其他的基本上就是老弱婦孺,最多能起到壯壯聲勢的目的。
自古以來,很少有人願意主動當兵的,很多士兵基本都是官方強行抽調的。原因很簡單,一個是當兵的社會地位低;另一個就是當兵的報酬太低。本來很多當兵的就糧餉就很少,還經常不按時發放。這也都罷了,關鍵是很多帶兵的將領還貪墨首先的糧餉。本來十成的糧餉到了士兵手中可能都不足五成。甚至更低。平時的軍餉都這樣。更何況說戰死之後的撫卹金之類就更沒影了。這種事情在一個朝代的末期尤為的嚴重,明朝尤其如此。所以在明朝中後期。很多衛所計程車兵都是紛紛逃亡,大多數的衛所都是名存實亡了。
在這種情況下但凡出現一個能夠按時足量發放甚至說能夠將軍餉發到七八成的將領,都會獲得士兵極大的擁戴,就能獲得一個愛兵如子的好名聲。戚繼光之所以是一代名將,能帶出戰鬥力彪悍的戚家軍,不僅與他個人的練兵能力有關,也與他不太剋扣士兵軍餉有關。
蕭毅正是因為深知這一點,所以很有信心能夠招到較好的新兵苗子。定北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