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著時間的長河,顧成站在了時間長河在這片晶壁宇宙之中的源頭。
天地初闢的時候。
此時的顧成,站在這個晶壁宇宙的起源之地。
但因為顧成是逆流時間而來,所以自然也是獨立於時間之外。
就像是在觀看一場真實的3d電影,身臨其境,但卻是兩個時空。
在這裡,顧成親眼目睹了恍若混沌雞子一般的宇宙,在一場恢宏壯闊到難以形容的巨大爆炸中,無數的碎片化作了一片繁盛的星雲之環。
地、水、火、風、光明與黑暗,諸多的能量攪合在一起,像是一鍋粥一般,五色紛呈,混雜難分。
隨著時間的緩緩流逝,先是各色的能量裹挾著極少一部分的碎片,漸漸隱沒無蹤。
然後,剩下無數的碎片,大部分碎片因為距離較近,而逐漸靠近融合在一起,小部分的碎片則是因為大爆炸的原因,飛離的較遠。
所以在同身邊的一些些碎片歸攏到一起之後,與中間絕大部分匯聚而成的碎片離得更加遠了幾分。
之後,這片星雲之環的中間,融合佔據了總體五成多碎片的聚合體,化作了一座巨大到難以形容的龐大陸地。
其上山川河流交錯,海洋湖泊橫呈。
風雲水汽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形成了一片極度清盈的空曠天域,無數水汽化作無數悠遊自在的雲朵。
其他稍遠一些的較小碎片,則是在或多或少的融合了周圍的碎片之後,化作了環繞在大陸四周的無盡星辰。
這,就是異界晶壁宇宙最初時候的主位面。
主位面一成型,隨後則是有無數的空間氣泡衍生,這是眾多的位面與半位面。
身為時光之外的觀察者,顧成看的很清楚。
這些氣泡的衍生,分明是源自於當初消失的眾多能量。
地、水、火、風、光明與黑暗,眾多能量在攪合在一起的無數年中,早就依舊於交匯之處,誕生了無數其他的次級或者是融合變異之力。
而這些能量,則是在裹挾了近乎兩成碎片消失後,各自化作了屬於自己的能量位面。
像是黑暗之力,在與光明之力的交匯處,衍生出了次一級的陰影之力,形成了陰影位面。
水之力則是變異出了寒冰之力,化作了極度寒冷的寒冰位面。
至於大地與火焰,則是融合成了熔岩之力,開闢了火焰熔岩漫天的熔岩位面。
……
至於佔據了碎片總數七成之多的大陸與眾多星辰,自然而然的成為了這片宇宙的主位面。
一時之間,主位面與各色各樣的位面一起,共同組成了這個異界宇宙。
不過,由於各個位面中能量與物質碎片的多少,則是將各個位面也是做了一個大致的劃分。
如果說,主位面是偏向於物質的位面,那些像是光明、火焰、土元素水元素等等的諸多位面,則是偏向於能量的位面。
或者乾脆有的位面就是純粹的能量位面,比如說,天地開闢的時候所形成的地、水、火、風四大位面等。
在形成之後,除主位面之外的其他偏能量位面,則是在顧成的注視下,再度隱沒到另外一層空間之中。
隨著一個個位面的隱沒,這片晶壁宇宙愈發的完善完整,宇宙的堅固、強大以及耐受力度也是在不斷的上升。
換而言之,就是這片異界宇宙的成分逐漸複雜,各類存在漸漸出現。
就像是結合了沙子、石子與水泥的混你土,哦,也許還要加上鋼筋和鐵絲之類,會變得極為堅固耐久。
此處,也是差不多的道理,眾多的位面就像是組成混泥土的諸多成分,令這片宇宙更是堅固了許多。
整個異界宇宙,絕大部分就此成型。
此時,主位面上方與下凡的冥冥虛空之中,各自有著一片莫名之地驟然出現。
這兩片莫名之地,盡數是一片虛無空曠,其中並無一物存在。
但是,顧成看著這兩個虛無之地,卻是恍然大悟,原來位於主位面之上的神界,以及永恆星界,就是這麼來的。
神界自然是不必多說。
至於星界,則是整個宇宙中所有等同神靈級別,超脫時間長河之上的存在,在死亡或者陷入無盡沉眠之後的永恆沉淪之地。
當然,因為如今的宇宙中甚至都未曾有生命誕生,更不用提神靈等級的存在。
所以此時的神界與星界,自然都是空空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