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南海北的那些朋友對我寫部落格之事眾說紛紜,其實我本非徐靜蕾般的明星,也不能與其“老徐部落格”的瀏覽量相提並論,但自認為還有比較流暢比較優雅的語言來讓我的百度空間與眾不同獨樹一幟。徐靜蕾和潘石屹們都出部落格集了,那我等還有什麼別出心裁的機會呢?總得有點新創意吧?總得有點自戀有點偏好吧?想來想去,問來問去,做出最近極度自我的結論:《素素文章》,後部落格時代的個人新銳雜誌。
也許,還會如當年,走上沒日沒夜的不歸路,但無論如何,我是甘心沉浸於墨色書香之寂寞的。
哪怕粗衣素食。
張聞素20030914北京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永遠的紀梵希
除了去年在法國香榭里舍瘋狂採購巴黎香水回國禮尚往來地贈送親朋好友之外,自己幾乎是不給自己買香水的,因為總是傻傻地不修邊幅地忙於工作的往來奔波,雖然那妝臺上書架上堆放著由朋友們送來的來自世界各地的那些CD和第五大道,其實大部分時候這些瓶瓶罐罐都是形同虛設。
只有一次為了到大連會晤走遍中國的總編,那位才學兼具的時尚之都的帥哥,總該修飾講究一下吧?但是家中所有的香水瓶子都是大大的型號,於是匆忙中在世貿名品選購了兩款最小的試用旅行裝。
那款香水的名字叫GIVENCHY,made in France; Paris,WAITRESS說漢語名字翻譯為“紀梵希”。
那年那月那日是20010713的中午。
當天我們那個航班的起飛時間是晚上7點鐘左右,但是因為不斷地雷陣雨,我們登一次機被趕下來,再登一次再被趕下來,這樣三下三上地反覆了三次,幾乎所有的乘客都被激怒了,所有飛過的飛機都停在那個機場,那個航站樓幾乎成為國際“停車場和火車站”。當最後一次登臨之時,機長的最後一條理由和宣言讓所有的乘客原諒了這場不可抗力:
中國申奧成功了!
記得那時的我是悲喜交加,淚水在湧流,笑容在臉上,不斷地鼓掌,不停地跳躍,不管周圍人的異樣的眼光,直到被空姐趕到座位上,他們不會明白我的狂喜我的激動,因為早在1999年就已經開始不遠千里地來往來於京石之間,那個堅韌的目的地是“奧申委”。
而今,奧申委成為永遠的過去式,但奧運會卻成為埋藏於心底的方向,那天紀梵希也成為我事業里程中永恆的動力,雖然看起來,紀梵希與奧運會風馬牛不相及,但之於我,之於我的時間地點起因結果,卻有著那麼必然的聯絡。
2001年底2002年初歲月交界之際,我拿著當期合刊雜誌親自拜訪葉之峰華北區總裁,一位曾在一年內為自己賺到一百萬獎金的不到三十歲的年輕人,業內人士都叫他一年趙百萬。那時我的雜誌已與葉之峰合作將近一年之久,他們常年對本雜誌的廣告投放也讓我感恩了將近一年,有來無往非禮也,於是墜墜不安的面見那位趙百萬,又是位帥哥哥,臨行前認真地修飾一下自己,稍稍用了兩滴那年親手買來的紀梵希。
被企劃總監請到趙百萬的辦公室,坐定,寒喧,吹捧,欣賞辦公室,之後畢恭畢敬地送上歲末年初的嶄新的雜誌,趙百萬看著那個封面人物說,央視“對話”欄目陳偉鴻,我說是,真的好眼力,我剛剛到梅地亞親自訪問過他然後為他做了封面人物。趙百萬說,你能請我們坐客央視“對話”嗎?我說那有何難啊。他馬上站起來高聲大嗓地說張總編你如果把這事兒搞定我請你用一輩子的紀梵希!
我幾乎驚得呆在那裡,好半天,“你怎麼知道我今天用了紀梵希?”然後直戳戳地看著他的眼睛問,骨子裡充溢著心有靈犀一點通的感動,雖然有些蜻蜒點水輕描淡寫。
他有些得意,“我也許比你還了解紀梵希比你還了解時尚,但是,我是你文章的忠實讀者和崇拜者”,說著,從書架上拿出一撂雜誌,從中抽出一本,封面人物是“對話席殊”,翻了兩頁指著其中的一篇文章說,“就是看了這篇文章‘閱讀習慣’我覺得特別慚愧,反思之後馬上派人買了這些書,每天自己告訴自己要認真學習”,他指著書架上和桌子上的一撂撂的書本說。我有些驚訝地看著他,“你知道嗎你的這些文章已經潛移默化地影響了我,雖然今天以前你從來不直接與我們說話但是你卻無言地影響著大家的思想,我們公司有時候開早會都是讀你的‘卷首語’文章,你應當之無愧地稱得上是這個城市的思想領袖啊。。。。。。真的很感謝你,每個月讓我們讀到你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