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部分

“莫奈。印象”就是在這樣的主題之下被開發為汽車香水,聚結著流動的藝術,高尚的品味,浪漫的風情,從法國一路走到中國,從歐洲走進亞洲。

陽光朗照,空氣清爽,湖水澄清……

把森林裝進車帶回家,這是莫奈。印象送給我們的不遠不近的奢望。

故鄉

20051222

故鄉,是之於遠行的遊子而言的。

故鄉,是出生和成長的地方,是遊子魂牽夢繫的遙遠的村落和城市,是個永生難忘的地理概念,是一方水土一方人群一方習俗一方剪不斷的或喜或悲或惆悵的親情回憶。

故鄉,是有著泥土和青草味道的早晨,是伴著長河落日而升騰的炊煙,是正午時分的暖暖的陽光,是時圓時缺的春江花月夜。

故鄉,是冬夜裡孩子們圍坐父母膝下於爐邊娓娓道來的童話故事與神奇傳說,是桔色燈光下寫也寫不完的家庭作業和母親一次又一次送來的熱騰騰的宵夜和零食,是父親一遍又一遍檢視數學問題的關注的眼光和悄悄新增在身上的衣衫,是經常到深夜仍然不息的橙色燈光,是每年學期末從學校交回的雙百答卷,是父親認真地把三好學生獎狀貼在牆壁上的背影和母親為了獎勵驕子而在廚房忙來忙去最後驚現於全家的滿桌美餐和撲鼻的香氣,是男孩子們在家吃飯時的狂飲大嚼和女孩子們的挑肥撿瘦,是清晨被父母叫早催促用餐上學的急迫的聲音,是兄弟姐妹因雞毛蒜皮家常裡短區區小事而起的面紅耳赤的爭論,是闔家幾口圍坐在一起談天論地追古溯今的圓桌會議。

故鄉,是等待遊子歸來的深宅大院和門口的粉色榕花樹,是棕色木門後雕龍畫鳳的石墩兒和青白相間飛簷翹角的影壁,是青磚墁地的庭院堂屋,是層層疊疊的長廊回柱,是驀然回首的彎彎的青色月亮門,是鑲欽於房頂屋簷的漢代瓦當,是糊在棕色窗欞之間的雪白的紙和豔紅的花,是陳列於或正門或偏屋的明代的桌椅、清朝的几案以及几案之上的清花瓷器,是清花瓷器邊上的散發著濃墨香氣的淡黃宣紙、黑色硯臺和古銅筆架,是八仙桌上那一打打被翻閱了多遍的或魏碑或柳體或蠅頭小楷的線裝書,是雕花的白色茶壺和沁人肺腑的茶香,是床上或棉或緞的錦衾被褥和手工刺繡的寶藍色圓枕,是夜讀晨頌的學子們關於四書五經的餘音繞樑。

故鄉,是父母對遊學在外孩子的夢裡夢外的牽掛和掐指等待,是回回出行之時的諄諄叮嚀,是次次歸來聚首的驚喜,是送行依依惜別的隱隱的淚光和久久忘歸的駐足遠眺,是愈來愈遠、愈走愈淡的在視線中越來越模糊的身影。

故鄉,等同於去時的行囊、歸來的榮光以及歸去之間的殷殷盼望。

所以,故鄉,還是無數次在心中背頌默唸的“歸去來兮,胡不歸?”

故鄉,是揹負在肩的囑託,是信誓旦旦的承諾,是小橋流水人家的萍聚,是楊柳岸曉風殘月的惜別。

故鄉,是痛之源,是幸之根,是身愈遠、心愈切的情殤。

故鄉是“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的唐詩宋詞,是勝似閒庭信步的秦磚漢瓦,是浪跡天涯闖蕩世界之後可以落葉歸根的尋常巷陌。

不離開家鄉,不知何謂故鄉。

離開家鄉,才知道,故鄉,其實,一直在心中珍藏。

張聞素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沒有人走過的空間,沒有人愛過的時間

來京兩年多,無論對蝸居小戶還是豪屋大宅等等房子的渴望從來沒有停止過,有生以來對不動產的天然興趣讓我對新開盤的地產物業一次又一次地豔羨垂青。

除了到房展會海搜資訊,剛來京的那些日子,行走在路上亦或坐在車上,我總是拿著便籤紙隨手記錄那些戶外地產廣告,然後一家一家地電話預約看樣板房,每個週末都忙得不亦樂乎。2004年剛開盤的炫特區、2005年的銀領國際、2006年的海晟國際,價格依次依年度依地段呈階梯狀不斷攀升:7000、8000、17000最後是瘋狂的價格跳躍,買房子的胃口也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被高高的吊著。據說,北京的房價還會因奧運倒計時的臨近而飈升。

泡沫經濟何時休?概念炒作何時了?

當我問鼎北京地產之時也在自責,為何那麼急急地把買房置業的首付分批分期地轉化成了成櫃成櫃的衣物、成架成架的書籍以及一件件的電腦電器?

近一兩年是在居住方面最為安定的一年,前年是最動盪的歲月,只是望京就住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