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60部分

下情勢已截然不同。

好在他與車騎將軍呂布之間,還是有不少舊情,當即主動放下身段,投入呂布帳下效力。

這一次西征韓遂,他就知道,正是他表忠心,展現實力的好時機,只是經過這麼多次的起起伏伏後,他已很有自知之明,知道主帥肯定沒他的份,故而極力自薦,擔當先鋒大將。

這其間的溝溝曲曲,呂布心裡很清楚,他應李肅之請,同意李肅擔當先鋒官,其實也是存了考驗考驗李肅的心思,如若李肅為立功,不服從統帥徐晃的指揮,貪功冒進,那麼李肅的前途,也就到此為止了,甚至不排除以違反軍令,將他除掉的心思。

故而沉吟片刻,呂布毫不避諱,挑明瞭直說:“此次西征韓遂,馬超所率馬家軍暫且不論,大軍主帥為公明,一旦大軍開出長安,一應軍令,均以他為主;經安定奔襲金城的偏師,由張燕統帥,路途遙遠,來回傳訊困難,須得自己獨立做主。”

呂布這麼說,其實關鍵之處,就是強調給李肅聽,大軍一旦開拔,他的頂頭上司,就是年齡比他小的徐晃,一切都要聽的,至於如果李肅不聽徐晃的軍令,會有什麼後果,呂布沒有明說,當然也無需明說,誰都知道會有什麼嚴重後果。

李肅當即肅然應諾下來。呂布則轉向徐晃和張燕,囑咐道:“你們記住,西征韓遂,不搶時間,穩紮穩打,要在確保損傷可控的前提下,攫取勝利。”

徐晃和張燕當即起身,單膝著地,大聲應諾。

呂布如此看重兵卒損傷,為的就是長遠考慮,西征韓遂,只是平定天下的一步而已,如若慘勝,就意味著一段長時間內,就只能休養生息,而無法抓住戰機,再次出擊。

對這個道理,徐晃和張燕也都明白,這次獨立領軍出征,於他們兩個,其實也是一種考驗,要是搞砸了,別說他們沒臉回來見人,就是將來的前途如何,也是可能大受影響的。

待徐晃等人退出門外,呂布獨獨留下賈詡和徐庶兩人,沉默片刻,賈詡率先開口:道:“主公,詡還是有些不太放心!”(未完待續。。)

274 賈詡的擔心

賈詡在說出這番話時,表情很是嚴肅,顯是他說的話,是經過深思熟慮之後,才說出來的,而不是臨時起意。

呂布微微一愣,停止踱步,準過身來,對賈詡問道:“先生還是對張燕不太放心?”

賈詡點點頭,答道:“正是。”

旋即他的頭隨著呂布的緩緩踱步而轉動,解釋道:“此次平定西涼韓遂,正面大軍足夠強大,離長安又近,詡倒並不如何擔心,可偏師一支,遠襲金城,運用得當,足可左右戰局走勢,此其一;其二,偏師須得穿過安定、武威二郡,張燕向為賊首,頗有手腕,可今趟,勞師遠征,事關重大,不容有失,詡對他還是有些不太放心。”

這個事,此前三人就已一起討論過幾次,賈詡還自告奮勇,要隨張燕大軍一起,以充分發揮他身為西涼武威人士的優勢。

可是,在呂布心目中,一支勞師遠征的偏師,哪怕算上輔兵,足足有五千人馬,他還是覺得,其重要性,比不上賈詡一個人,即使再加上整個西涼,還是比不上。

所以他一直沒有同意賈詡的建議,還是準備讓張燕獨自領軍出征。

此刻在出兵前夕,呂布再次聽到賈詡如此說,不禁再一次陷入沉思。

賈詡一而再,再而三地提出這個問題,顯然並不是他想要爭功,或是覺得張燕身為賊頭子出身,需要有個妥當人前去督軍,而是他覺得,相比于徐晃所統帥的大軍,以及未知成效如何的刺殺行動,張燕所統帥的這支偏師。有可能會對整個戰局取到決定性的作用,萬萬不可因中途的某個不可知變故,而使得功虧一簣。

正是因為事關重大,他才覺得該當全力以赴,確保萬無一失。

良久之後,呂布停了下來,回到主座坐好,對賈詡誠懇道:“先生的擔心,我能理解。可是,先生的安危。才是我最為擔心的事,偏師遠征,路途遙遠,先生這……”

賈詡笑著謝過呂布,坦然答道:“詡之安危。主公無需太過擔憂,想當年。詡自武威獨身一人。趕到洛陽,又從洛陽南下,逆大江入蜀,再由蜀入西涼,都有驚無險。”

“先生那次不就是差點喪命於氐人之手麼?”

呂布笑呵呵地補充一句,說得賈詡想起往事。也是哈哈大笑起來。

徐庶不解,追問道:“文和兄尚有此等驚險事?”

賈詡言簡意賅,將當年的情形複述一遍,聽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