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弱,並且還受北面鮮卑的壓力。
可如此一來,最大的一個好處,就是跳出洛陽這個大漩渦之外,又不會引起其他勢力的猜忌和關注,可以放開手腳地打好根基,為今後的爭霸做好準備。
單從這裡,可以看得出來,賈詡考慮得非常長遠,以致呂布甚至有些懷疑,賈詡不會也是穿越眾吧。
旋即,他就將這個怪異的念頭逐出腦外,專心致志地盤衡起來。
賈詡的整個爭霸策略,總結起來,就是“深挖洞,廣積糧,坐山觀虎鬥”,一旦群雄並起,爭霸開始,首先可對河東用兵,繼而以河東為跳板,入主關中,等在關中站穩腳跟,任憑中原爭鬥結局如何,都可穩坐釣魚臺,佔據極大的優勢。
不得不說,這個爭霸策略,簡直就是為呂布量身定製的,他的根基本就是幷州,雖然沒有別人那樣好的出身,好的家世,可勝在瘦鳥先飛,一樣可以與天下群雄同場較技。
將賈詡的爭霸策略融會貫通,再以自己的理解進行解讀一遍,呂布長長出了一口氣,再也沒有先前的迷茫,而是再次看清前路,再次充滿信心。
如今他唯一需要考慮的,就是如何從河東這裡攫取足夠多的好處。
而攫取好處的最佳時機,莫過於李傕、郭汜、郭太等人率軍離開河東的時候。
此時呂布置身洛陽事外,對很多事,有了重新的認識。郭太想要率軍入洛陽,他原本想乘機陰他一把,從背後捅上一刀,如今看來,沒有這個必要,放他過去就是了;牛輔已經基本上廢了,他麾下可都是西涼軍的精銳,雖然不一定能全部吃下,可吃下一部分,也不錯;至於李傕和郭汜,這兩人只怕不會丟棄手下兵卒,不好下手。
有此底氣,呂布對河東如今的僵局,更加地氣定神閒,無論是誰派來的信使打探訊息,他都是將對楊奉說過的話,再說上一遍,說過幾次,大家也都以為他本就是如此打算。
全力打探下,洛陽的訊息每日都如流水般傳遞過來,從曹操辭官回鄉,到華雄官拜五官中郎將後,依舊率軍駐守虎牢關,呂布也就只比洛陽遲上四五天就能獲知,而其中最為重大的訊息,莫過於司徒王允領銜上書居於永樂宮的何太后,要求撥亂反正,重立弘農王劉辯為帝。
如此舉動,無異於是在向世人宣告,此前太尉董卓的廢立是亂來,不合規矩,如今該當改正過來才是。
時隔不到三個月,再一次行廢立之事,即便這次的理由很正當,可還是有不少朝臣有異議,認為此舉會動搖國本。
可在司徒王允、太傅袁隗、光祿勳李肅、郎中令何顒為首眾臣的堅持下,廢立之事終成定局,與此訊息一起傳來的,則是新任天子劉辯下旨,不提赦免西涼諸將的事,而是要他們自行到洛陽請罪。
這一連串的事,看得呂布連連搖頭。
連續兩次的廢立,讓大漢皇權威嚴掃地,天下人現在都知道,只要有實力,就能決定誰能當皇帝,此事無疑極大地助長了那些野心家們的野心,讓他們看到,高高在上的皇位,也並非如此地遙不可及。
而要西涼諸將自行到洛陽請罪,潛臺詞無非就是在說,你們趕緊遣散兵卒,來洛陽受死吧。
這麼**裸的威脅,西涼諸將只要稍微正常點,就會反其道而行之,千方百計地保有帳下兵卒,如此方能保命。
果不其然,旋即就有張濟率軍往關中而去的訊息傳來,緊接著,則是駐守安邑的李傕和郭汜也率軍南下,只是去向暫且不明。
呂布知道,攫取好處的時機,終於讓他等到了。
30 牛輔逃亡
白波賊大帥郭太,倒是真能沉得住氣,得知李傕、郭汜率軍南下的訊息後,整整大半天的時間,他竟然一直按兵不動,整個白波賊大營,也絲毫沒有一點要開拔的跡象。
如今的白波賊軍力,已不被呂布放在眼裡。郭太圍攻聞喜時,帳下兵力近三萬,外加匈奴於夫羅帳下精騎一千五百,實力不俗。遭致前後夾擊後,他很識時務地選擇了向牛輔投降,為避嫌,他主動遣散兵卒,僅僅保留下來五千精銳。
恐怕在得知太尉董卓身死的訊息時,郭太連一頭撞死的心都有,要不是他如此心急地向牛輔和朝廷表明心跡,如此雷厲風行地遣散大半部屬,此刻以他三萬賊兵的兵力,完全可以橫著走出河東,大搖大擺地直奔洛陽。
只是錯過了的事就無法再改回來,已經遣散的部屬,當然也無法再召集起來,要是河東只有郭太這麼一杆大旗豎起,他有的是時間重新召集兵卒,關鍵就在於,在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