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和企業文化是有差別的,清華概念和清華資源也不能解決所有的企業發展的問題。這是作為企業的紫光所必須正視的問題,也是每個紫光人所必須思考的問題。因此,建立與校園文化相輔相成的企業文化是紫光文化面臨的新考驗。只有在實踐中鍛造出更利於紫光事業發展、更利於紫光人自由發展的企業文化,這才是真正推動企業發展的源動力。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紫光人創造了紫光歷史,紫光文化是紫光人思想和實踐的總結,正在不斷創新,向前發展。
第四節 紫光司歌:一路同行
2008年,在紫光全體員工表彰大會上,《一路同行》曲調悠揚,全體紫光人用歌聲表達著心中的情與愛,傳遞著彼此的溫暖與默契。回想起清華附小的紫光童聲合唱團一次次用清脆的童聲唱起這首歌,耳畔無數次響起紫光人無意中投入地哼著這個調,多少次紫光的高管們在重要的活動中高唱這一曲,歌聲滌盪著我們的心靈,激揚著我們的思緒。這是一首屬於紫光人的歌,見證著紫光人的情與緣。
在紫光,有很多文化細節值得品味:對於妻子和員工,紫光內部有一個流行的獨特做法。妻子生日時送她99+1朵玫瑰,表明不僅要給她99朵天長地久的祝福,更要給她百分之百的關懷;公司慶典時送員工一枚戒指,希望不求白頭偕老,但願能記住這段緣,留下這份情。紫光之歌,正是這份情與緣的主旋律。
公司司歌是一個企業的文化靈魂。它是對歷史的總結,亦是對今天的描述,更是對未來的展望。《一路同行》是紫光人紀念紫光15週年的嘔心瀝血之作,詞的思想性和藝術性融為一體,傳承著清華精神,高揚著紫光文化;號角般的音樂激勵人心、鼓舞士氣。20年,紫光人一路同行,高聲傳唱,心懷天下、放眼未來、展翅高飛。自強不息,厚德載物,這是紫光的淵源;源於清華,屬於清華,紫光流淌著清華的血脈;文行忠信,恭寬敏惠,這是紫光的承諾;面向社會,服務社會,紫光人肩負歷史的使命,邁向未來。
第五節 紫光之道
一個優秀的管理者要學會在企業成長中去思考和體會;一個成功的企業更是要經歷反覆的深思熟慮和規劃總結才能創造奇蹟。20歲的紫光,歷經百元股王的輝煌、經營虧損的受挫以及鳳凰涅槃的復興,積累了業界寶貴的“黃金實踐”,透過哲理性的“企業思考”,從中提煉了深刻的管理思想和文化傳承,有對技術創新的孜孜以求,有對管理實踐的精準把握,亦有對儒商文化的深刻詮釋,融合紫光之精、氣、神,最終凝練成紫光之道。
技術之光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紫光的20年,正是自主創新、不斷開拓的20年,響應國家號召,緊密跟蹤清華大學的尖端科研成果,不斷進行技術研發,積極實踐科研成果產業化之路。紫光一路走來,技術為先鋒。
1992年,中國大陸第一個自有品牌的掃描器在紫光誕生;1998年,紫光在國內第一批推出自有品牌膝上型電腦;2001年,紫光在國內首家推出自有數碼相機;2002年,紫光推出自主智慧財產權的CDMA手機技術;2003年,紫光品牌的臺式PC問世;2004年,紫光與英國Colortrac公司合作研製的SmartLF數字式大幅面彩色掃描器,填補了國內市場空白;2005年,“USB可信計算平臺的安全計算機”被列為北京市工業發展資金重點技術創新專案;2006年,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紫光“優碼”識別技術研發成功;2007年,紫光通訊的研發成果成功應用於國防建設,截至年底,紫光捷通先後承擔了國家“十五”攻關課題“智慧交通領域核心軟體開發”、科技奧運專案“城際智慧交通系統”、交通部“十一五”西部交通建設科技專案“高速公路隧道(群)安全與節能綜合技術研究”等多項重要課題,並與清華大學合作建立國內首家“智慧交通系統聯合實驗室”,與美國威斯康星大學等國際權威機構、專家學者建立戰略合作伙伴……
第七章 紫荊花開(8)
正是這些創新技術,使得紫光一個個經典的企劃案例有了堅強的技術依託:“中國首屆國際象棋人機對弈”的獲勝者“紫光之星”;“紫光膝上型電腦——賽博100小時無線網路生活挑戰”中的利器:各式紫光筆記本和無線上網絡卡;戰勝“非典”的法寶:紅外測溫儀、紫光高效殺菌消毒車、紫光可視電話、紫光免衝廁具等;自主創新的紫光優碼和紫光捷通系列高科技產品……無不讓人感受到高科技的巨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