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上一共五碗盤,碗中盛有粟米粥,配兩個胡麻餅,佐以少量菹菜和肉醬,散發絲絲鹹香。
這餐飯並不算精緻豐盛,對於郡守之子來說甚至有點儉樸,然考慮到如今糧食之精貴短缺,似乎也可以理解。
因此儘管姜舒現在有些缺乏食慾,還是將準備的早飯都吃了下去。
剛就著酸菜吃完最後一口小米粥,房門便被開啟,一位身著絳紫羅繡襦裙、面容端莊的夫人邁進門來,身後還跟著個男童,頭頂兩個羊角似的髮髻,生得粉雕玉琢的,十分可愛。
是原主的母親柳怡雯和侄子姜澤。
姜舒立即提起心來,擦了擦嘴,起身行禮:“阿母。”
男童亦規規矩矩地向他彎腰行禮:“見過叔父。”
“用完飯食了?”柳氏進門便問。
“是,已用完了。”姜澤回答,見她垂眸望著自己的碗盤,心中忽然一凜。
不對,原主沒有珍惜食物的概念,每每用餐,向來都是會剩些東西在盤子裡的!
好在柳氏沒有深思,見他把早餐吃完了,還誇讚了一句:“今日倒是懂事,未剩下飯食來,如今糧價高昂,你阿父連一粒米掉在案上都要撿起來吃,你也當向你阿父看齊。”
原主在外行事張揚,在家裡幾位嚴厲長輩面前卻從來不敢放肆,姜舒便只需做出聽話的模樣,低頭回道:“兒知曉了。”
“既用完朝食了,便帶阿澤去正堂向你父兄請辭吧。”
姜舒動作一頓,想到遷都一事,立即點頭稱“諾”。
天子遷都衡川,巽陽城內上至皇親貴胄,下至平民百姓,能走的都跟著走了,除了必須要留鎮舊都的官員與軍隊。
原主父親姜恪身為一郡之首,理應以身守城,但遷都一事終究弄得人心惶惶,唯恐什麼時候匈奴就打了過來,為儲存姜氏一支血脈,姜恪最終決定讓小兒子帶著年僅十歲的長孫,前往沂州襄郡柳氏族地,也就是姜殊的外祖家暫避兵禍。
襄郡柳氏歷來只是箇中等世家,比不上諸如襄郡崔氏、逐江謝氏等高門大族,不過柳氏這一代卻出了個才情極佳的能人——姜殊母親的嫡親弟弟柳浪,年紀尚輕就官拜沂州刺史,可謂是光耀門楣。
亂世之中,任何錢財地位皆比不上有兵權在手,有這麼一位手握實權的舅舅,姜殊去往沂州也算有了層保障。
“前往襄郡途中必會經過朱寧,屆時記得繞道郡城拜會你小舅,此事事關安危,切莫再像往日那樣偷懶耍滑了,可知?”
“兒知曉。”
柳氏舒了口氣,離別在即,她也褪去嚴厲神色,目光柔和地望著姜舒嘆道:“有阿弟照拂,我便安心了。”
姜殊微微抿唇,走他是一定要走的,倘若這個世界真是他所設定的那個小說世界,按照接下來的劇情發展,最多半年,巽陽城就會被匈奴大軍攻破。
先是圍城兩月切斷糧道,城破後又是奸/淫擄掠,屠殺百姓,這座昔日的鼎盛王城,很快就會在外夷手中變為一個血淋淋的人間地獄!
想到這裡,姜殊不由生出幾分不忍。
芸連姜氏在他的小說裡並沒有什麼戲份,有也只是背景裡一句簡單的“巽陽城破,數萬城民葬於匈奴刀下”而已。
他不知眼前婦人的命運,但想必作為守城之人,姜氏一族必然逃不過被匈奴屠殺的命運。
“阿母何不隨兒一同前往外祖家?”
“又在說些胡話,我若走了,家中事務誰來操持?”
雖是責備之詞,柳氏神情卻很是平和慈祥,不等姜舒再勸,她便轉開話題,從腰間拿出一枚雕刻為蟬的羊脂玉道:“此玉乃你外祖任華陽太守時宣臨公所贈,玉蟬高潔,有驅災辟邪之功效,你戴在身上,可保一路順安。”
姜舒神色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