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
“什麼問題?沒傷著人吧?”華生問道。
“那倒沒有。不是出了事故,而是我們挖礦之後,造成了海洋地質結構的改變。對周邊可能產生了一定的影響。最近,好像日本的火山與地震發生得比較多。”畢遠超說道。
“離那麼遠。怎麼會有影響呢?後面不是還繼續在開採麼?好像並沒有什麼影響啊。”華生問道。
“我們也只是懷疑。”畢遠超說道。
“也許會有一些影響,但是我覺得影響不會這麼大。也許是日本的火山地震原本就會發生。受到挖礦的影響。略微提前了吧?”華生說道。
“也許是這樣。”畢遠超說道。
畢遠超走了之後,華生對這事情還是有些猶豫。真若是有影響,那裡可是有數億生命。從中日的恩怨上來說,華生也覺得可以將那個群島給滅了。但是仔細一想,那裡確實有數億生命呢。
“怎麼了?”鄭婧瑩問道。
“沒什麼。”華生說道。
“你還能夠瞞得住我麼?是不是覺得那樣做,自己成了一個儈子手一般?”鄭婧瑩問道。
華生點點頭:“我畢竟是個醫生,平時治病救人。我們可以不救日本人。但是如果讓我去殺人。我卻還做不到。其實日本人挺可惡的,但是讓我殺人的話,我還真是做不了。”
“這就是你跟日本人的區別。他們侵略我們國家的時候,殺人無數,但是我們卻不能像他們一樣沒有人性。不過採礦的事情,應該不會是那邊發生地震的原因。畢竟相距那麼遠呢。”鄭婧瑩說道。
“就算有影響,也沒有辦法了。我們的計劃總是要開展。如果不是日本人跳得厲害,我們不會展開海洋計劃。”華生說道。
“那你這些貴金屬準備用來幹什麼?”鄭婧瑩問道。
“還能用來幹什麼?雨萌都已經開始著手籌備珠寶行了。我們的這些貴金屬反正基本上等同於零成本。誰能夠與我們競爭?”華生說道。
經過了幾個月的籌備,華氏珠寶行在東海正是開始營業。華氏集團的珠寶有一個最鮮明的特點,只有金銀首飾。不過全部都是千足金。而且做工極其精美,渾然天成。華氏珠寶倒是沒有打價格戰,不過價格也是不高不低。
珠寶行當是一個門檻極高的行業,一般人想要涉足這個行業確實非常困難,很多業內人士預言,華氏集團貿然進入一個完全陌生的行業,肯定會鎩羽而歸。
“華氏集團從最初的美容產品,到還是製藥,到華氏食品,現在還有華氏製造,華氏重工,看起來跨度很大,但是從華氏的軌跡也可以看到,其實他主要盈利方式還是來自於食藥板塊。華氏製造華氏重工到目前為止,都還沒有開始營業。華氏集團這麼做是非常不明智的。雖然華氏的盈利完全可以支撐起如今龐大的華氏。但是華氏的利潤被攤薄了。以至於華氏集團現在的發展出現了滯緩。現在又涉足完全陌生的珠寶行業,也是非常魯莽的。現在的珠寶行業已經沒有太大的發展潛力。貴金屬的價格一跌再跌,大部分人都在觀望。華氏集團如果將大量的資金壓在珠寶行當,華氏集團的資金鍊必然受到嚴重的影響。”經濟專家吳敬連很是擔憂地表示了自己的觀點。
經濟頻道主持人謝燕說道:“看來吳教授對華氏集團涉足珠寶業持反對態度。確實,一個家企業不能盲目地追求大,應該發揮自己的強處,而不是八面出擊。但是華氏集團涉足珠寶業,這裡面會不會有什麼內在的原因?華氏集團的老闆華生,已經無可爭議的成為這個星球最有錢的人。他在如此短的時間內擁有如此龐大的財富,應該來說,也是有他的過人之處。”
吳敬連說道:“業內人士認為華氏集團涉足珠寶業的主要原因是華氏集團的開發區內發現了大型貴重金屬礦產。這樣一來,華氏集團在珠寶行業確實擁有非常大的優勢。但是礦產資源屬於國有。據我所知,華氏集團目前並不擁有礦產開採的資質。如果他們從他們的開發區內獲得貴重金屬,那麼將面臨一些麻煩。珠寶業的誰很深。華氏集團想要擠進去,也需要付出一些必不可少的學費。”
經濟頻道想要採訪華生本人,但是最後出面的是趙雨萌:“我們華氏集團的國內種植基地全部進行種植或者養殖。這對於我們華氏集團是一筆無價的財富,怎麼可能為了開採礦物而去破壞呢?這一點,我們可以接受全國媒體的監督。至於,華氏珠寶的貴金屬來源,這屬於商業機密,不過可以說明的一點是,所有的貴金屬來源都是合法的。沒有任何問題。”(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