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曹丕被立為太子後,曹操對他說:
“荀公達,這是一個可以為人師表的人物,你一定要非常尊重他才行!”
曹丕遵命而行。一次荀攸生病,曹丕前去探望,竟獨自拜倒在床下。
曹操對荀攸的突然病故非常悲痛,一提起來就淚流不止。為了表達對荀攸的悼念之情,曹操特地下了一道手令:
孤與荀公達周遊二十餘年,無毫毛可非者。
荀公達真賢人也,所謂“溫良恭儉讓以得之”,孔子稱“晏平仲善與人交,久而敬之”。公達即其人也。
“溫良恭儉讓以得之”語出《論語·學而》,子貢認為孔子溫和、善良、嚴肅、節儉、謙虛,所以無論到了哪個國家,人們都願把那裡的政事告訴他。“晏平仲”句語出《論語·公冶長》,是孔子讚美晏嬰的話,說晏嬰很會交朋友,時間越長,朋友越敬重他。曹操著重從品格上肯定荀攸,認為他是一個完美無缺的人,目的是要突出重點,啟示和勉勵人們更好地向荀攸學習。此前荀彧因反對曹操晉爵魏公,備九錫,已被曹操逼迫致死。這裡著重從“溫良恭儉讓”的角度肯定荀攸,自然也包含了要人們更好地服從自己,對自己實行“溫良恭儉讓”的用意。
曹操率軍進駐合肥不久,傳來了夏侯淵平定涼州的訊息。曹操見孫權嚴陣以待,無隙可乘,覺得不如暫且回師,謀取漢中,於是在十月間率軍離開了合肥。這次南征,雖肯定會對孫權產生一定的威懾作用,但未能取得實際戰果,所獲得的與所付出的完全不成比例。曹操未能充分考慮賈逵等人的意見和照顧將士的情緒,對形勢缺乏正確的估計,結果南征來去匆匆,在很大程度上成了一次勞而無功的行動。
四“賊至乃發”
建安二十年(215)三月,曹操正式出兵西征張魯。臨行前,曹操估計孫權會利用他用兵漢中的機會,派兵攻打合肥,於是留下一道指令,裝在一個封套中,封套邊上寫上“賊至乃發”四字,交由護軍薛悌帶到合肥。
不出曹操所料,這年八月,孫權親率大軍十萬前來進攻合肥。張遼、李典和樂進率領的守軍一共才七千多人,敵眾我寡,如何抵禦敵人,一下子成了一個十分緊迫的問題。三人當即和薛梯一起開啟封套,閱讀曹操的指令。只見指令說:
若孫權至者,張、李將軍出戰,樂將軍守,護軍勿得與戰。
對這個部署,大家都感到疑惑不解。張遼最先領會了曹操的用意,說:
“曹公遠征在外,如果等他得知訊息再率軍前來援救,我們肯定早已被敵人打敗了,所以他讓我們趁敵人尚未合圍的機會,主動出擊,挫其銳氣,以安眾心。之後再據城防守,這樣就比較容易了。成敗的關鍵,就在主動出擊這一戰,諸位還疑惑什麼呢?”
張遼、李典和樂進都是曹操的重要將領,但平時不大和睦,張遼擔心自己的意見不會被大家所接受,於是又表示,如果大家仍有疑慮,他願單獨領兵出戰。李典被張遼顧全大局、勇挑重擔的精神所感動,當即慨然表示:
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第十四章堅守淮南(6)
“這是國家大事,我怎能因私人成見而忘掉公義呢?我願接受將軍指揮,同將軍一起出戰!”
商議已定,立即行動,當夜挑選了勇士八百人,殺牛宰羊飽吃了一頓,準備第二天同敵人拼死決戰。
次日天剛放亮,張遼、李典就率領將士猛衝出城。張遼披甲執戟,一馬當先,高呼著自己的姓名,衝入敵陣,頃刻殺死敵兵數十名,斬了兩名敵將,一直打到孫權所在的大營前面。孫權遭此突然襲擊,大驚失色,諸將一時間也不知所措,便向一個高地撤退,四周舉起長戟自衛。張遼叱令孫權下山交戰,孫權不敢動。後望見張遼兵力並不太多,這才指揮人馬將張遼團團包圍起來。張遼左衝右突,率領身邊數十人衝出。仍被包圍計程車兵大呼:
“將軍不管我們了嗎?”
張遼聽見,又返身殺入重圍,將這些士兵救出。這一仗從早晨一直打到中午,張遼所向披靡,孫權軍聞風喪膽,元氣大傷。張遼回到城中,指揮士兵整修工事,準備堅守。軍心頓時穩定下來,諸將對張遼的膽略無不表示非常佩服。
孫權圍攻合肥十多天,見城池沒有被攻破的可能,而這時軍中又發生了疾疫,只得引軍撤退。張遼決定乘勢追擊。他登上高處,望見孫權軍大部分已撤到合肥東北的逍遙津南岸,而孫權和一部分將士還留在北岸,於是率領步騎猛衝過去。當時孫權身邊只有將士千餘人,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