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曹操合兵夾擊,起義軍大敗,幾萬人被殺。潁川地近洛陽,這一路起義軍對東漢朝廷威脅最大,結果最先被鎮壓,對全域性影響很大。此後,形勢開始逆轉,南陽、冀州的黃巾軍在敵人優勢兵力的圍剿下,越來越被動,最後力量不支,被各個擊破。
黃巾軍主力被鎮壓後,其他各地的黃巾軍繼續堅持戰鬥了很長時間,曹操後來還曾多次與黃巾軍對壘。參與鎮壓黃巾軍,這是曹操一生行跡的一個嚴重汙點。雖然這是當時統治階級內部各派各階層所共同採取的立場,許多政治人物、包括許多比較開明的政治人物都曾參與此事,但曹操無論如何難辭其咎。曹操畢竟是一個地主階級的政治家,他考慮問題的出發點,只能是全力維護地主階級的根本利益和統治地位。
由於鎮壓黃巾起義有功,皇甫嵩被封為都鄉侯,朱儁被封為西鄉侯,曹操也被提升為濟南國相。漢代沿襲秦朝的郡縣制,但同時以一部分郡縣分封王侯,當時人稱為“郡國”。東漢時,王國封地相當於一個郡。按制度,被分封的王只能享受封區內的賦稅收入,沒有行政權力。國相就是中央政府派到王國處理政事的官吏,職位與二千石的郡太守相等。曹操由於出身在地位不高的宦官家庭,又不是隱居巖穴、可以自高身價以吸引當政者前來禮聘的名士,因此他在被舉為孝廉後常常擔心被人們看成是平庸無能的人,非常渴望得到郡太守的職位,以便以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