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7部分

“連黃維也要做俘虜,我們還猶豫什麼,趕緊參加解放軍吧……”

這敦促投降的文告就如同最後的警鐘,徹底擊破了彷徨者的心理防禦。一時間,幾乎所有的俘虜都湧向了登記臺、紛紛要求反戈一擊。但人家解放軍也不是隨便什麼人都願意接納的,最受歡迎的當然是精幹的壯丁,因為他們身體好、受過正規訓練、拉上去就能用,而那些體格弱小的病號或者滿臉煙氣的兵痞就沒人肯要了,於是有些人就焦急地哀告起來:“長官,我這些天跑肚子,拉稀把臉色拉黃了,打起仗來不礙事”,“長官,我身形瘦小是餓出來的,只要吃幾頓飽飯,我也能扛起重機槍……”

蔡智誠發現,共軍的戰場補充似乎有一個潛規則:戰後的俘虜通常不會分配到曾經交鋒過的單位中去。比如參與攻擊楊圍子的是中野9縱27旅,而來自這個戰場的“解放戰士”就補給了與楊圍子沒有關係的26旅——蔡智誠當然不會想到這個貌不出眾的9縱26旅後來居然能夠成為新中國空降部隊的主力(15軍第44師),而他如果可以及時醒悟的話,幾乎有機會成為這支“土共武裝”的第一位“傘兵人才”。

在當時,蔡智誠完全不曾意識到自己錯過了什麼,他只是冷冷地看著俘虜兵們排成了新的行列,看著他們摘掉了頭頂的帽徽、領取了新的身份牌。解放戰士的識別標誌不過是一塊小小的布片,上面寫著部隊番號和個人的名字,這東西本來應該是縫在衣服上的,但現在卻已經來不及尋找針和線了,新戰士把“身份牌”揣進兜裡就踏上了戰場,他們一個個激動地振臂高呼:“打楊四麻子去!打楊四麻子去!”

那時候,淮北一帶的村落大都沒有正規的地名,通常是以當地富戶的名號作為地理上的代稱。蔡智誠不清楚這“楊四麻子”的具體位置,但他心裡明白,那個地方距離雙堆集一定很近,他知道,黃維兵團的末日已經指日可待了。

忠義集的俘虜兵們走了,就象他們來時一樣的匆忙。空曠的場地上,灰溜溜的蔡智誠顯得特別孤單。辛國良主任還在路口向別人詢問著什麼,他顯然並沒有完全打消對這個“文化人”的懷疑。

路口上聚著一群支前的民夫,聽口音是宿縣當地人。“須縣斯校(宿縣職校)?莫望見過,不知曉”

辛主任立刻召喚蔡智誠過來接受審查:“根本就沒有宿縣職校,你到底是做什麼的?”

“怎麼會沒有職校?有的!我和彭先生出來搞田野調查,他是個老頭,給桑樹治病的……”

“哦——知曉知曉,彭老夫子,鬍子煞白,咋呼(號召)把水塘填土改種桑葉的那個,講做可以治大肚子病。咦喲!你跟他是一群的”

“對對對,我跟他是一群的……”,蔡智誠這才明白,彭晉賢推行蠶桑的目的是為了防治血吸蟲。

安徽北部是血吸蟲病的高發區,如果徹底實施“土改旱”、把水田變成桑林,確實可以大面積地消滅釘螺。但問題是,在戰事頻繁的年月,這樣的辦法其實很難實行,因為水田種稻可以見縫插針、一季就能獲收成,而桑林養蠶卻需要好幾年的培育時間,一旦遇到打仗就全部報銷了,所謂“種水田大肚子,種桑葉餓肚子”,更何況當時的老百姓並不相信大肚子(血吸蟲病)與釘螺之間有什麼關係,所以大家都把這位鼓吹“毀田造林”的老頭當作了瞎胡鬧的“妖業蛋”,彭先生的蠶桑理想也就成了一相情願的空中樓閣。

鄉民們對彭晉賢的評價並不太高,但這依然可以從側面證實蔡智誠的“學者身份”,於是,辛主任很快就給“蔡先生”出具了證明信、發放了路條,並且略感歉意地說:“讓你受委屈了。昨天開飯的時候,別人都在搶,只有你一個人站得遠遠的,當時我還以為你是個吃飽了不覺得餓的國民黨官僚……”

蔡智誠這才知道,矜持傲慢的本性差一點就讓自己暴露了身份。

宿縣解放了,當時是中原野戰軍的後方。根據安排,蔡智誠應該跟著支前的隊伍回宿州去,但有意思的是,那幫民夫們卻在跟管理員吵吵嚷嚷,一個勁地要求繼續留在前線。

淮海戰役期間,支前的民夫主要承擔“運輸”和“擔架”兩項任務。

運輸人員分為三類,“挑夫隊”隨軍行動,每副擔子50斤;“小車”(獨輪車)承載200斤,車上裝的是軍糧;而“大車”(畜力車)的載重量都在千斤以上,由武裝押運,主要負責輸送彈藥。運輸隊的成員大多從老解放區遠道而來,而擔架隊的隊員則是新近翻身的本地民眾。每副擔架配備三人,每支擔架隊有十八副擔架、大約五六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