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7部分

角是“總統府參軍長”孫立人,另一次就是“裝甲兵副司令兼第一師師長”趙志華。1964年,趙將軍決心發動“湖口事變”,提出“反臺獨”、“清君側”(也就是要殺蔣經國),結果兵變沒搞成功、自己卻被抓了,害得蔣緯國也丟了兵權、只好遠離政壇、回家唱“哥哥爸爸真偉大……”去了——當然,這已經是後話。

在當時,“第三快速縱隊”雖然裝備精良、兵力雄厚,但指揮系統卻是一塌糊塗。

“第三快縱”的主體是傘兵,但汽車、炮兵和兵站部屬於徐州陸總,裝甲車和坦克車屬於裝甲兵司令部,空軍支援大隊(兩架偵察機、一個戰鬥機中隊)則由空軍司令部指揮。陸總、裝甲兵和空軍各派一個代表擔任“副參謀長”(蔣緯國也是其中之一),馬師恭司令調動部隊的時候必須經過各方面的協商,而這幾位“副參謀長”又都是兼職的,平時並不在“快縱”辦公,結果遇到緊急情況的關頭、找得到這個卻找不到那個,打起仗來就難以同時出動,也就更談不上進行有效的戰術配合了。

不過,傘兵是“第三快速縱隊”的基幹,蔡智誠所在的特務隊又是“快縱”直轄的戰鬥集團,所以每次出動都必須首當其衝,想躲也躲不掉。

47年的6月,正值夏麥成熟的季節,這時候的國民政府正急需徵調糧食供應城市、以解決“反飢餓”浪潮形成的政治困境,因此,傘兵們剛到徐州就接到了“武裝護糧”的任務。

“武裝護糧”,換個角度說就是“武裝搶糧”。而蔡智誠他們的行動目標又恰恰是蘇北的“恢復區”,也就是共產黨的根據地和解放區。

這事情可就難辦了……

整編74師的覆亡並沒有抑制住國民黨的囂張氣焰,47年5月下旬,“徐州陸總”重新集結起九個整編師(二十五個旅),對山東解放區發起了第三次“重點進攻”。國軍自萊蕪、蒙陰一線向東北方向推進,企圖與華東解放軍(二十七個旅)在魯中地區進行決戰,一舉打通膠(青島)濟(南)鐵路、攻佔煙臺和蓬萊,並最終達到切斷山東半島與遼東半島之間聯絡的目的。

與前兩次的“重點進攻”不同,這一次,國民黨軍在對正面目標發起攻擊的同時,也派遣部隊對戰線後方進行了治安清剿。

馬甲我畫地圖笨手笨腳的,只好胡亂描幾筆,大家將就看看吧

根據以往的經驗,在遇到強勢攻擊的情況下,解放軍主力通常都採取大踏步後退的方式避開國軍的進攻鋒芒,只留下地方部隊在戰線後方周旋、襲擾敵方的交通和補給——前兩次“重點進攻”,國民黨軍吃夠了這樣的苦頭,特別是在5月上旬的孟良崮戰役之後,各路將領都把救援不力的原因歸結到“土八路的破壞”上,因此,從5月下旬開始,國民黨就對山東魯南軍區發動了大規模圍剿。

6月5日,正在徐州進行整編的第三快速縱隊接到命令:“沿臺兒莊、嶧縣、棗莊方向搜尋前進,尋機殲滅共軍張光中(魯南軍區司令員)部”。當天下午,蔡智誠他們整裝出發——這是快速縱隊組建以後的頭一次行動,裝甲兵和炮兵都沒有參加,真正上前線的只有汽車團和一幫傘兵。

蔡智誠這時的職務是特務隊第三分隊的中尉分隊長。

“總隊直屬特務隊”下轄五個分隊,相當於一個加強連,隊員主要來自傘兵二隊和十六隊,全都是抗戰期間的老兵。特務隊長遊樂智少校以前是十六隊的隊長,副隊長則是原先的二隊隊附劉盛亨,而蔡智誠的這個第三分隊則是以衡陽空降時的二隊二分隊為基本班底,海國英和“唐僧”陳保國等人都在這個隊裡,因此,蔡中尉既可以受到老上司的呵護、又能夠得到老部下的支援,分隊長的差事並不難當。

6月7日,快速縱隊透過臺兒莊、嶧縣,沿臺(兒莊)濰(坊)公路向北推進,傘兵第七隊和特務隊共同組成縱隊的前衛,交替突前、互相掩護。

傘兵七隊隸屬於二大隊(第六至第十隊),是有名的“模範單位”,每次競賽評比不是第一就是第二,戰鬥力很強。他們的蔡振武隊長和特務隊的遊樂智隊長都是湖北黃石人,而且好象還是什麼親戚,所以,兩位隊長一路上都在對講機裡說說笑笑,“哥哥”“弟弟”的叫得十分開心。

相對而言,劉祝多中校的“聊天”就不那麼痛快了。劉祝多是參謀三科(作戰科)的科長,當時,支援大隊的兩架偵察機輪流升空、在天上配合傘兵行動,劉科長就帶著空地電臺跟著前衛部隊一起走、專門負責與飛機進行聯絡——大家都說他這是真正的“聊天”。

劉科長一路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