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州城下的所作所為,其實公主只是透過簡簡單單的言語和回憶就訴說出來了。
以公主的聰明,在知道熱氣球和火藥的存在以後,就知道是怎麼回事了,對於熱氣球的構造和火藥包的製作,公主簡簡單單的言語,並沒有提及,其實已經是將這兩件東西的製作說了出來。
劉山注意到,公主提起她年輕的事情,特別將隋文帝的事情說了一遍,在公主的言語中,隋文帝是一個節儉勤政的好皇帝,也是一個愛民如子的好皇帝,而隋文帝創業的艱辛被公主用極為平淡的話語講出來,讓劉山也深感一代大帝的創業之艱。而隋文帝對於民政的政策和措施,讓劉山也是忍不住連連稱道。
劉山對於隋文帝也是非常的敬佩,中國的皇帝裡面,若是論功績,人們往往將唐太宗排在第一位,可是很少有人現,其實隋文帝在結束南北朝分裂的局面以後,僅僅用了一朝的時間,就將華夏大地治理的井井有條,民富兵強,甚至隋朝時儲存的糧食到了唐初都沒有吃完,也是在隋文帝一朝,突厥被隋文帝用各種方法分裂為東西兩部。而隋朝時的人口戶數也比唐時多出數倍。
在和公主談話的最後,公主問劉山以後的打算,劉山很認真的說自己第一步的打算就是走出草原。公主問走出草原之後的打算,劉山想了想,最後搖了搖頭。
劉山記得,思南公主和他將義成公主送出府的時候,公主只給劉山說了兩個字,中原。
劉山當時心裡深吸一口氣,公主所說,其實正是他所想。不過表面上,劉山臉色絲毫未變。
公主走了以後,思南公主對劉山說南面的路已經通了,可汗就在這幾日回到王庭。
武德四年三月初,突厥草原南部的道路才漸漸能夠行走,被困在一個小部落幾個月的草原王攜著一幫已經被困的快要黴的下屬回到了王庭,這幫人裡面,除了幾個草原上的部族族長和草原貴族以外,還有一個人,這個人叫做楊政道,是處羅可汗時期從夏主竇建德的領地接到草原的,被封為隋王。
一行人是在三月四日到的王庭,而在之前,他們經過了幾個比較大的突厥部落,在這幾個部落裡面,頡利可汗看到了讓他不敢相信的一幕,平日裡放羊餵馬勤勤懇懇的牧民,不知道是怎麼了,此時撐著兩個鐵桿子,在依然積著厚厚雪層的雪原上滑雪,而他更是看到有一輛雪橇從他地面前經過,他不知道那東西是什麼,但是在那個東西前面的十幾匹馬他還是認識的,這些都是上好的馬匹。
頡利可汗當場大怒,用自己的佩刀將栓馬的繩子砍斷,若不是一幫草原貴族阻攔,頡利可汗極有可能將那輛雪橇用他鋒利的彎刀劈砍一陣,當然,以劉山特意打造的雪橇的結實程度,最後極有可能損壞的不是雪橇,而是可汗的彎刀。
頡利可汗經過的幾個部族都讓他看到了這樣的場景,雪橇,滑雪板,甚至一位部族族長在見到可汗的時候參見用的不是突厥語,而是漢語,他剛剛還在苦練漢語音呢,見到可汗,一時還沒有反應過來,順口就講出了漢語。
具當時在場的一位貴族後來回憶,當時頡利可汗被氣的吐血,血從他的嘴角溢位來,他的佩刀當時已經將那個部族族長砍翻在地。
一路上的經歷,讓這位還非常年輕的草原王者幾天之內似乎老了十歲,他回到王庭的時候,就有人來向他哭訴劉山在草原上的惡跡。其實,已經不用別人哭訴,草原王此時已經對劉山恨之入骨。他之前還想籠絡這位漢族的將軍,但是此時看來當初沒有殺他,簡直是一個天大的錯誤,不,是比天還大的錯誤。
一邊的楊政道更是添油加醋的說劉山的壞話,楊政道從草原王的口中早已經得知劉山初來王庭送草原王一塊和田玉的事情,早就對劉山恨之入骨。和草原王一起被困在那個小部落的時候,他就沒有少說劉山的壞話,此時,正是落井下石的好機會,他怎麼能放過,不給火上澆油,他心裡絕對不甘。
草原王回來的當晚,就命人前往他給劉山安排的那個小帳篷讓劉山明日來王帳見他,此時,一旁的幾位留駐王庭的貴族才知道,草原王此時還不知道劉山已經住進思南公主府裡了。
一位老貴族戰戰磕磕的走出來對草原王稟報了這件事情,本來就憤怒交加的草原王當場又是一口鮮血狂噴而出,若不是他的身體還算硬實,人也年輕,要不然恐怕他連站著此時都是問題。
此時在草原王的心裡只有一個想法,那就是殺了劉山。
使者當晚就跑到思南公主府,讓劉山明天到王帳商談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