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聶榮臻十分高興。
聶榮臻談完我國發展以“兩彈”為主的尖端武器計劃後,強調說:“我國發展尖端武器迫在眉睫,但國際技術援助還沒有落實,儘管困難很多,但中央下了決心。當前急需的是各類人才,請在座諸位大力支援,鼎力相助。”
聶榮臻講完,會場上出現了一段時間的沉默,人們可能在思考,在心裡掂量一下自己的家底,看調誰更合適。
會場上的沉默,終於被陳賡首先打破了。只見他站起來,扶扶眼鏡,爽朗地說:“搞導彈需要集中全國的優秀技術骨幹,才能攻克難關,把研究工作進行下去,我們軍工學院有一批從事航空和火箭專業教學的專家教授,我想從中抽調六名教授,支援航委。”
陳賡的表態,以全域性的觀點,坦蕩的胸懷,為與會者帶了個好頭,聶榮臻的臉上露出滿意的笑容。他知道這半年多,陳賡一邊支撐著總參繁重的日常工作,一邊又為“兩彈”上馬奔走呼號,成為聶榮臻最重要、最得力的助手之一。
陳賡表態之後,會議室裡又出現了一陣沉默,慢慢地有人開了口:“搞尖端武器是國家急需,我們堅決擁護,可是,我們的科技人員太少,每年只分來幾個大學生,我們恨不得拿他們頂幾個來用。老專家是我們的老母雞,大學生是新母雞,我還指望他們給我下蛋呢。”
會場上發出幾聲不和諧的笑聲,聶榮臻心中不快,眉頭微微皺起。雖說各個部門都感到科技力量不夠,捨不得把專業人才放走,但是作為黨的高階幹部,怎麼可以只想到本單位利益而不顧國家的利益呢?
陳賡第二次站了起來,雙目炯炯,掃視會場,又望定聶榮臻,眉宇間透著一股肝膽相照的凜然正氣,他大聲說:“聶總,選調專業技術幹部,我們軍工準備再增加3~4名,至於大學生,再過一年半,我們第一期學員畢業,屆時我們可以向五院輸送足夠的新生力量。”
陳賡說完就坐下來了,會議室裡不再有人敢笑,人們都嚴肅起來,哈軍工的高尚風格已像一柄重槌敲擊著人們的心頭,很快,中國科學院、各個工業部委都紛紛表態,支援航委的工作,願為航委用人提供方便。會議達到了預期的目的,聶榮臻在最後的講話中對各個部門表示了衷心的感謝。
散會以後,聶榮臻挽著陳賡的手臂,什麼也沒說,慢慢地向外走,兩位老戰友之間的任何客套話都是多餘的。分手時,陳賡說:“4年前軍工籌建時,全國、全軍支援了我們,現在應該是我們回報國家的時候了,聶總,五院的籌建,我們學院將義不容辭,全力配合。”
聶榮臻深情地看著陳賡,用力握著陳賡的手搖晃了兩下。
翌日一早,陳賡就把電話打到哈爾濱,向劉居英傳達了聶帥的指示,並說:“我們要全力以赴幫助籌辦五院,調專家的事黨委先研究一下,意見統一了,就馬上和本人見面。” 劉居英告訴陳賡,任新民和莊逢甘剛去北京,陳賡說:“我找他們。”
幾天以後,劉居英向陳賡彙報了哈軍工院黨委對抽調專家去京籌建五院的初步意見。
“我們大家研究的結果,同意先調任新民、梁守槃、莊逢甘三人,”劉居英在電話裡說:“羅時鈞的講課任務太重,專業離不開他,一走就要影響教學,可否換成朱正?另外,盧慶駿最好暫時不動,他一走,數學教授會就不好辦了!”
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31 進軍科學 哈軍工貫徹八大路線(7)
既然院黨委慎重研究過,陳賡不便推翻集體的意見,他同意先調四位專家,以解五院籌建初期的燃眉之急。他叮囑劉居英儘快辦理調動手續,並派得力幹部幫助四位專家搬家。
那天晚上,在北京出差的任新民和莊逢甘穿著便裝,跑到靈鏡衚衕,想看望院長,許鳴真把他們送到後院,等了一會兒,陳賡才回到家裡。
陳賡一邊吃飯,一邊和任新民、莊逢甘閒聊著:“怎麼,蘇聯去不成了?”
任新民說:“聽說去不成了,本來讓我們倆來準備規劃,要跟著李富春副總理去蘇聯談判呢!”
莊逢甘嘆口氣:“蘇聯人怎麼說話不算數呢?”
陳賡把筷子一放,擺擺手道:“不奇怪,火箭技術就那麼容易給了你們中國人?總得有自己的小九九嘛。”他看看有點沮喪的莊逢甘,鼓勵道:“不怕他們賴賬,我們自己幹嘛!”
陳賡又神秘地擠擠眼睛,盯著學院這兩位拔尖的專家,輕聲問道:“你們在北京待了這幾天,沒聽到點什麼訊息?”
一個上校,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