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4部分

 肅反運動席捲大院(2)

“沒用!”隊長沒好氣:“都拿回去吧!”

同班另一位同學的哥哥來信時,囑咐一句“凡事要三思而後行”。這可麻煩了,這位同學要交待“在哪些事上三思而後行”,足足交待了兩週,弄得那個學員精神恍惚,面容憔悴。

對有老婆孩子的機關幹部,照搜不誤。張衍的老秘書、政治教員王秉衡,平時常常清理舊信件,沒用的就燒掉,因此上交的信件不多。協理員問:“你的信怎麼這樣少?平時看你挺愛寫信啊。”王秉衡解釋說:“我沒有保留信的習慣,沒用的都燒掉了,也不知道今天組織上要檢查呀!”

五系傳來一條爆炸性的訊息,從黃德馨教員的家中查到一張他和蔣介石的合影。搜到照片的人如臨大敵,“呼哧呼哧”地趕來報告:“哎呀!多反動呀!這位起義將領心裡還想著蔣該死呢!”

唐凱心事重重地找院領導彙報,劉有光決定召開一次常務會專門研究這張照片的問題。

張衍在重慶時看過那種照片,黃埔軍校校長蔣中正板著面孔,正襟危坐,年輕的學生站在他的身後,在國民黨黃埔系將領中,這種照片比較常見。他首先表態:“黃德馨同志是參加雲南起義的國民黨將領,起義後表現很好,來學院後工作積極,星期天都用來編寫教材,老唐你說說,他在你們系表現怎樣?”

唐凱說:“老黃表現是有目共睹的,快50歲的人啦,帶學員到野營場實習測量和築城作業,比年輕教員都有勁頭,他是我們五系教員中的模範啊。”

張衍接著說:“這張照片只能算個歷史紀念物,不能作為我們判斷黃德馨政治立場的依據,我們得尊重歷史,應該說,我們改造起義舊軍官的政策是成功的,從二高步校帶來的舊軍官普遍表現不錯,在肅反運動中,應注意黨對起義人員的一貫政策。”

黨委會的意見居然出奇的一致,劉居英看看劉有光,笑道:“你最後拍板吧!”

劉有光對唐凱說:“把照片退給老黃吧,思想工作由你們系負責。肅反是揭露暗藏的反革命分子,對起義人員得注意黨的政策。”

黃德馨平安無事,照舊當他的教員,筆者也想趁這個機會簡單說說他的經歷。1907年11月,黃德馨出生於湖北省應城縣的一個知識分子家庭。1926年,在北伐軍誓師北上的大革命年月,他考入黃埔軍校第六期工兵科。1929年8月畢業後,因成績優異被選派日本留學,先後在日本明治大學數學研究館、日本陸軍炮工學院深造4年,1933年10月學成歸國,任工兵學校教官多年。抗戰時一邊率部抗擊日軍,一邊加緊培訓學員,成為當時中國工兵界的著名專家,1948年升任國民黨工程署副署長、中將銜署長。在中共地下黨的策動下,黃德馨於1949年在昆明棄暗投明,毅然參加雲南起義,加入中國人民解放軍。

哈軍工的起義人員,包括黃德馨在內的三名將官和36名校官、尉官,由於學院嚴格執行了黨對起義人員的政策,在肅反運動中有驚無險。其他人員就沒有那麼幸運了,“保密大檢查”僅僅是運動的序幕。

在沒有任何個人隱私可言,連私人信件都必須公開的政治氛圍下,哈軍工開始了大張旗鼓的大揭發,尋找任何反動言論和行為。

學員班大多在晚上搞運動,首先每個人要交待自己的歷史問題,交待之後離開,全班背靠背提出疑點或不清楚的問題,然後本人再回來回答同學們的提問,如講不清楚,則列為重點審查物件,需要升溫加壓個別處理了。一期學員因為大多從舊社會來,有的在新中國成立前的中學中集體參加過“三青團”,儘管參軍時已向組織交待清楚了,運動一來,都要重新審查。

七月的驕陽,炙熱如火。鬥爭會的氣氛好像這天氣,從教室到宿舍,從機關到基層,到處都能聽到喊口號、拍桌子的粗暴聲音。各單位對重點物件的審查已激起廣大群眾的“革命義憤”,對這些暗藏的“小胡風分子”不狠一點能行嗎?這可是革命立場問題。不少單位熱衷於開鬥爭會,似乎誰大喊大叫,誰能死勁拍桌子、戴大帽子,誰就是運動的積極分子。此風一開,人人爭先恐後,唯恐自己不激烈。

徐立行悄悄對劉居英說:“我怎麼覺得現在有點像當年延安的搶救運動。”

劉居英輕嘆道:“群眾運動嘛,你到市裡其他單位瞧瞧,比咱們厲害,咱們還是少說話吧。”

他們倆認準了“兩不誤”,絕不許任何小單位擅自停課。

7月初,從哈軍工野營場的廁所裡發現了反革命標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