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8部分

要緊緊掌握這個原則。

在校舍建設方面,必須按計劃如期建成,一天也不能延誤。但我們邊提要求,邊設計,邊修改,邊施工,這個不行,這是違反程式,違反科學規律的。下手已晚,倉促上馬,難免出錯。如內燃機實驗室,說是急需,自行設計開了工,專家一看不行,得重新搞;又如實習工廠的設計,我們計算需要鋼材45噸,設計單位計算需要145噸,你看看,再不懂行也不至於差到如此地步啊。好在我們還有高步昆、殷之書兩位專家把關,不然會造成許多浪費。

各個系都提出今年要增加專案,也有理由,如有些裝備已到院,無處存放,怕風雨損壞。這個要求不能說不對,愛護國家財產嘛。但我們2000個億基建投資已超過,追加預算,上級不會批。建築不是壘積木,可以推倒重來,要求增加或改變專案,是不允許的。大型裝備可以搭蓆棚,蓋帆布。哈醫大交給我們4萬多平方米房子,要擠著用,一、二期學員都是上千人,共用教室,輪番使用教室。實在不行,就按陳毅同志講的,學抗大,在樹林裡邊上課。幹部、教員辦公,可以一張桌子兩人用。宿舍沒建起來,先在市裡租房子。共產黨員是不怕困難的,大家同心協力,克服這兩年過渡期間的困難。”

陳賡最後說:“明年的建築任務是重點,各系教學大樓和配套建築必須建起來,不能影響教學程序。設計要求堅固,適用,美觀,大方。施工質量要好,花錢要少。這首先要求我們能提出合理的使用要求。這次會議就是充分研究明年的基建任務,多聽專家們的意見,集思廣益,拿出最合理的方案來。”

陳賡講完話,欠欠身,請奧列霍夫講話。這是首席顧問第一次在全院的工作會議上做指示,他話講得不多。他說:“陳院長提出的建築原則,就是既要好,又要省。我在北京曾受到周恩來總理的接見,他給予我們顧問團以重託。建築任務規模大,時間緊,要抓緊時間,把總體方案和各種房號的具體使用要求提出來,從總平面佈局到各種房間大小高低,安裝什麼裝置,提得越具體越好。不要提出方案以後,又修修補補,改來改去,使主管建築的李副教育長感到困難,那就必然延誤工期,造成浪費,完不成國家賦予我們的重大任務。”

16 虛懷若谷 首席顧問支援“大屋頂”(3)

這次會議唱主角的是李懋之,近幾天他和副首席顧問葉果洛夫交換過意見,發現雙方在1954年的基建總體方案設想上大相徑庭,而且沒有互相妥協的可能性。這讓李懋之挺犯難,想來想去,只有把兩種有爭議的意見和盤托出,透過討論,最後由院長和首席顧問定奪,別無他途。

李懋之先介紹學院建築總平面圖的兩個方案。

葉果洛夫的意見是:院辦公樓居中,與五個工程系的教學大樓組成一個集團,像莫斯科大學那樣的巨大建築群,坐東向西,騎在文廟街東頭,可俯視全哈爾濱市,空中投影形似飛機……

李懋之和五個系主任的意見是:五個系各建一個教學大樓,根據地形條件,院辦公大樓和連在其後的大禮堂,坐北向南,空軍系和炮兵系在文廟街東頭,隔街相望建兩個教學大樓;海軍、裝甲兵、工程兵三個系在院辦大樓後,北東西各建一個教學大樓,院體育館連線大禮堂後,向北開門,與海軍系相對,四個建築物中間為一個主操場。只有把這個總體佈局先確定下來,方可一個系一個系地討論各自的建築要求。

各個系大樓的立面造型也有爭議,葉果洛夫主張是俄式的,即採取平板牆面,鐵皮屋頂,四周為“女兒牆”,門廳可搞歐式雕塑。

李懋之則主張牆面要有線條,屋頂是中國式的宮殿大屋頂,鋪灰色瓦,不搞雕樑畫棟的飛簷斗拱,只要藍綠色的樸素花紋即可。高屋脊兩端各蹲一隻與樓高匹配的“大老虎”模型,四角挑簷上按各系的武器裝置擺上一排小模型,如空軍系擺各種飛機,炮兵系擺各種大炮,海軍系擺各類艦艇,裝甲兵系擺各型坦克,工兵系擺各種工程機械。大樓牆面都用灰白色水刷石,既樸素大方,又氣勢雄偉。也有的人提出屋頂上琉璃瓦,但由於花錢多,又太顯眼,陳賡和李懋之早已否定了這種意見。

人們把葉方案簡稱“火柴盒方案”,李方案簡稱“大屋頂方案”,從首次聯席會議起,這兩種方案就爭論不休,但與會的各個系領導、教授們和幹部們中的絕大多數人都支援“大屋頂”,反對“火柴盒”。

建築專家葉果洛夫堅持他的意見,他說:“由於受地區和麵積限制,像海軍工程系還要靠海,將來就地變成獨立的學院,這不可能。”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