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4部分

和彈道學,或者學高電壓技術,然而他過於天真,德國人怎麼會允許他自己選擇與軍事有關的學科呢?幾經碰壁,最後只能在柏林大學物理研究所落下腳,師從著名物理學家、諾貝爾獎得主納恩斯特所長,研究大科學家普朗克教授提出的“電壓下不同濃度電解質”的研究課題。他辛苦學習了三年,於1932年11月透過論文答辯,獲得物理學博士學位。

此時,日寇強佔我東三省的訊息傳到德國,張述祖義憤填膺,他寫信給江蘇省政府,請求回國抗戰,受到訓斥,令其繼續學習。深受刺激的張述祖反覆思考,認為中國國勢不振,主要在於科學落後,尤其是軍事科學不發達。物理學是遠水救不了近火的,應該改學軍事科學,以便將來回國能大量培養軍事技術人才。主意一定,他便積極活動於柏林各大學和研究機構之中,已是博士的張述祖總算有了點社會地位,國民黨政府駐德大使館願意出面幫忙。他終於如願以償,進入柏林工業大學工程物理研究所,跟著名彈道學家克朗茲教授研究彈道學。工作之餘,張述祖曾為德國兵工廠解決若干生產技術問題,中國學子的才華令德國人刮目相看。在克朗茲的指導下,張述祖在內外彈道方面的研究不斷深入,不久,他的博士論文《幾個重要外彈道解法計算精度的研究比較》順利透過答辯,並收入克朗茲的專著《彈道學——補充本》之中,他又獲得了彈道學博士學位。

認準“科學救國”的大目標,張述祖如飢似渴地鑽研國防工業技術,他經常去旁聽有關裝甲、海軍和空軍的技術課程,一些專為德國軍官開設而不準外國人旁聽的課,如槍炮製造、彈藥、坦克等,張述祖則不惜酬金請德國教員私下教授。1936年,他白天跑兵工廠實習,掌握國防工業實際知識,晚上經常整理實習筆記到深夜。勤奮刻苦的中國博士生引起德國金髮女郎的愛慕,鄰居一位教授的千金向他暗送秋波。張述祖卻故作愚鈍,他的心裡早有一位深愛的漂亮姑娘,她就是畢業於江蘇醫學院,在國內苦苦等著張述祖的陳德華。

著名的進步作家鄒韜奮是張述祖的同鄉,1934年,鄒韜奮赴歐洲遊歷考察,在德國期間就住在張述祖的宿舍裡,兩個人同吃同住,常促膝長談至夜深。張述祖不僅資助鄒韜奮的旅歐經費,而且抽出時間,陪同他參觀烏斯太音報業公司和一些工廠。在《韜奮全集》中,鄒韜奮詳細記述了在張述祖陪同下的參觀經過。在旅行途中,鄒韜奮和坐在對面的一位德國姑娘聊天,他事後寫了一篇文章,其中有趣的一段是這樣的:

車到了charlottenburg一站,我先下車,她還要再下一站才下車。她聽說我有位朋友張博士(張述祖君)要來站上接我,她也要看看她所遇的第二個中國人!所以我下車後,匆忙間還把張博士介紹給立在火車視窗內的她。走後張君說這女子生得很美,可惜稍稍胖了一些。我笑著說,我的印象和你一樣。

張述祖深受鄒韜奮進步思想的影響,把祖國的危亡掛在心上。20多年後,已是哈軍工科教部部長的張述祖,仍深深懷念著老友鄒韜奮。一次,他領著小女兒張希秦去軍工院裡的書店買書,發現新版《鄒韜奮文集》,喜形於色,馬上閱讀起來。女兒奇怪地問:“什麼書讓爸爸這麼高興?”張述祖懷著敬意告訴女兒:“這是鄒韜奮伯伯的書,他是一位了不起的作家和記者。”鄒韜奮的小兒子鄒競蒙是哈軍工第四期學員,張述祖曾去探望,問寒問暖,把他當作自己的孩子。鄒競蒙後來是中共中央候補委員、國家氣象局局長、世界氣象組織主席,一位領導中國氣象事業走向現代化而享譽國內外的傑出的哈軍工學子竟在1999年2月遇害,舉國震驚,這是後話。

再說留德期間的張述祖,與自費留德的曾石虞結為莫逆之交,當曾石虞經濟拮据時,張述祖必慷慨相助。曾石虞後來成為著名的化學家,而命運又安排這兩位老朋友共同走進哈軍工。

txt小說上傳分享

5 風雨人生 張述祖喜迎上海解放(2)

1937年,盧溝橋事變爆發後,張述祖再也無心留在德國,況且納粹黨的倒行逆施早已使他厭惡至極。張述祖中斷了研究課題,打點行裝,先去英國參觀飛機發動機廠,隨後經法國、義大利,由威尼斯乘船漂洋過海抵達香港,再換船去廣州。當郵輪徐徐駛入寬闊的珠江口時,張述祖站在甲板上,任海風吹亂滿頭濃髮,心中充滿遊子歸來的激情。

張述祖北上武漢之時,正值南京陷落,到處是逃避戰火的難民潮,沿海各大學紛紛撤往大西南,師生們滯留在長江邊。聽說留德博士張述祖已到武漢,交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