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幾張擺放在大廳中央的蹺腿餐桌前,拿起黃金製成的餐具,吃著隨車而來的各地美味佳餚。吃過喝過之後,男人們戴上已撲了香粉的假髮,女人們在嘴角上邊點上一顆美人痣,一同湧向舞場。又是一夜打情罵俏,一派烏煙瘴氣。
四年多了,葉卡捷琳娜迫不得已坐下來好好地從歷史到現實地回顧這些往事,心中不是滋味。這種豪華與匱乏混雜、宮廷與平民同在的不同情景向葉卡捷琳娜初步展示了女皇統治的這個國家的主要特徵。
葉卡捷琳娜已經親眼目睹了許多真實的場景。雖然她還不太瞭解這個由於宗教和辛勞交迫而整天死氣沉沉的人民,但她猜測和估計到了皇宮以及地方官府以外的人們的悲慘處境。在每一次伴駕巡訪中,她總是儘可能地去看著這真實的陰暗角落。
她得出的結論是:俄羅斯歷史上的皇權頻出,女皇也一個接一個,但老百姓千百年來是沒有多少變化的。而且受到的非人待遇還日漸嚴重。大抵要從伊麗莎白的父親彼得大帝開始,所謂“改革”使農奴們更是活不下去,他們沒有土地,沒有行動的自由,甚至也沒有起碼的生存權。達官顯貴們一句話或一個盧布,就能把一個人甚至一批人變作他們的奴隸,女皇的宮廷裡還不斷把這些人當作牲口一樣贈送給親朋好友或所謂的有功之臣。在這個國家裡,死了一個奴隸還不如像殺死一隻羊羔那樣引人注目。在女皇及她的龐大的官員隊伍看來,少數人富有而大多數人貧窮才能維持這個社會的穩定,欺壓百姓,在他們頭上作威作福是天經地義的。
葉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