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向老齡化方向發展下去的話,國家的養老金基金和醫療保險制度的運作都將變得困難。在養老金基金方面,年歲大、易患病的退休人群不斷擴大,而支撐贍養這一群體的勞動力人口卻在減少。1960年,維持一位退休者的在職職工有11人,到1996年,該數字就減少到4人,預計到2025年就將只剩下2人了。
在健康保險體制方面問題更為嚴重,再加上人口結構的變化,不斷增長的醫療支出給財政收入帶來很大的壓力。1999年,在日本1800個醫保機構中,85%以上出現了赤字。
早在1996年,國民醫療保險體制就已陷於困境,面臨將在3~4年內破產的危機。當時的厚生省同時提高了醫保費和個人負擔率的額度,使得參加社會保險的國民必須自己負擔近三成的醫療費用。醫保費以前是個人所得的,現在提高到,藥費裡被追加了負擔,甚至還被課以一些隱性賦稅。
然而,即便如此,這些措施的出臺對解決醫療保險體制的問題來說是杯水車薪。醫保費上調幾個百分點只不過是一個開頭罷了。雖說每年只上升一點點,但預計在職職工醫療費用的個人負擔率將是現在的倍,退休老人的個人負擔率將達到現在的倍。即使如此,要應付今後幾十年內的醫療支出還是遠不夠的。據說2025年保險費用將不得不上漲到目前的3倍,佔工資收入的24%。
陷入低迷的保險公司
社會老齡化並不是誰的過錯。一定要究其原因的話,這是日本現代化取得成功的證明——出生率低下——所造成的。對所有工業國家來說,雖說不一定像日本這樣極端嚴重,但社會老齡化是無法逃避的宿命。而日本真正的問題是對此宿命毫無防備。因為所有人都認為:擁有世界數一數二的GDP值和儲蓄率,日本有足夠的資本力量來對抗社會老齡化所帶來的問題。
處於老齡化社會問題第一線的是人壽保險公司。即使從世界範圍來看日本的遺產稅都是特別高的,而降低這一稅賦的手段之一就是參加人壽保險。當然投保人壽險也被當作義務,保費佔儲蓄的20%。但令保險公司為難的是,財務省要求人壽保險公司購買低息國債,並且,股價一發生低迷,人壽保險公司就被要求投資股票市場。長年持續投資於這些毫無利潤可言的股票、債券,保險公司連維持零收益都很難,現已經開始陷入虧損。
如果問題僅僅如此,那保險公司是在原地踏步。但實際上保險公司還面臨著從泡沫經濟時期惡性膨脹的高達數兆日元的不良債權。雖然在20世紀90年代,8家保險大型公司已經償還了數兆日元的呆帳,但這不過是冰山一角罷了,大部分呆帳被“飛賬”矇混過去了。
二戰後,日本從未發生過保險公司倒閉事件,但危機已漸漸難以掩飾。終於,在1997年4月,日產人壽保險公司以2 520億日元虧損額宣告破產。這只是一個開始,接下來在2000年10月,日本保險業界排名第11位的千代田人壽保險公司和排名第12位的協榮人壽保險公司相繼宣告破產,虧損總額達兆日元。
溺水掙扎的養老基金
超低利息率也給養老基金帶來了嚴重影響。1991年,美國的養老基金獲得了28%的高額投資收益率,而日本只達到1%。到了1998年,美國收益率為,其前一年更是獲得18%的好業績,但同一年度,日本竟變成虧損,是世界最低水平。這樣的收益差額在巨大的資金基數上年年累積,日美兩國的公共儲蓄就會產生幾百兆日元的差額。雖然從50年代開始,日本政府就制定了6%的基金投資回報率標準,但1991年以後的實際投資業績從未達到過該標準。根據1996年9月的調查,企業養老基金中具有完全支付能力的僅有4%。幾十種養老基金處於完全破產狀態,比起投保者投入資金,資產價值下降速度更快。日本厚生勞動省曾在1995年規定:公司內部儲蓄的最低利率為3%,到1997年已下降到只有1%了。
與醫療保險情形一樣,養老金基金如果不增稅也難以維持。於是,養老金繳費額急劇上漲,由1994年工資總額的猛增到1997年的1%,預計今後還將不斷上調,最終將達到30%。而且,在1994年,退休職工可以開始領取養老金的年齡也從60歲上調至65歲。由於企業、政府機關大多采用55歲退休制,這樣一來,在退休至開始領取養老金年份之間就產生了10年的空白期。
在民營企業中,養老金款項短缺極大地拖了製造業發展的後腿。據1999年的調查顯示:70%的日本企業中存在養老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