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往來的天然孔道。喜峰口地處交通要衝,雄關險塞,易守難攻,自古以來為兵家必爭之地。
1933年日本侵略者侵華欲從喜峰口入關,抗日將領宋哲元、張自忠率部在此迎戰入侵之敵,用大刀片砍殺敵寇千餘人。為此,有人稱喜峰口為“砍頭口”。
喜峰口這幾年開發的也算是不錯了,但柳生麻衣說不去景點,要去當年真正的戰場去看看,那可就離景區有些遠,柳生麻衣明顯是做足了功課來的,帶著幾人順著小路騎行,今天就是清明,正是梅雨紛飛的季節,到了傍晚十分,忽然遇到一場暴雨,雨下的挺大,寒氣逼人,又趕在天快黑的時候,能見度低的可憐,辨不清個方向,只能是沿著小路向前快行,四周漆黑一片,看不到光亮,更看不到人家。
這裡是山區,比較偏僻,小路也是破破舊舊,坑坑窪窪的,兩邊都是山,沒有村莊,可以說是無人區,車子一直往前騎,也不知道到了什麼地方,山區偏僻,大雨之下跟不清楚東南西北,若是發生了漲水,泥石流之類的,危險係數太大,只能是繼續向前。
熊超野外經驗豐富,協議上也說明了一路要聽領隊的,好在每個人的裝備裡都有雨衣,但春寒料峭下,什麼衣也不管用,大片大片的雨水倒灌下來,跟有人用盆潑的一樣,強光電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