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父親的陰影之下而渴望去超越和突破。這表現在李治對於“父親的女人”異乎尋常的興趣上。除了武媚,李治還有一位徐婕妤,是太宗賢妃徐惠的親妹妹,太宗去世後,徐惠哀慕成疾拒絕醫治,其妹入宮來照顧她,徐惠死後,其妹便成為高宗的婕妤。據說,這位徐婕妤也是一位才女,人稱“女中班、馬”。我心裡陰暗地揣測這大概也是高宗某種隱秘情懷的流露,笑。其餘如登基後罷演歌頌太宗功業的《秦王破陣樂》達數十年,以及對親征高麗的非理性熱情,似都與此不無關聯,頗讓人懷疑是否高宗力圖走出父親陰影的外在表現。'1'亂倫的刺激,禁忌的突破,對父權的挑戰,幾種奇異的感覺混雜在一起,自有一種邪魅的吸引,何況武媚本身也是位才貌雙全而善解人意的女子。
如果沒有那張“此地無銀三百兩,隔壁王二不曾偷”的詔書,普天下沒有人知道,原來太子李治和才人武媚早在太宗皇帝身前就已經發生感情。“常得侍從,弗離朝夕。……嬪嬙之間,未嘗迕目。”常得在太宗身邊侍從應是確有其事,說妃嬪來往他連看也不看就可以當笑話聽了。不過從這些話推測,一般認為貞觀二十年太宗病重,下詔軍國機務並委太子李治處理,此後太子隔日聽政,朝罷入侍藥膳,與武媚同在太宗身邊侍疾,兩人由此開始接觸的。那一年,李治19歲,武媚23歲。
當時李治已有太子妃王氏,出身極為顯赫,為著名的五大姓中的太原王氏。王氏自己也是一位出名的美人,同安長公主以其美貌推薦給太宗,太宗對這個兒媳頗為滿意,曾稱她和李治是一對“佳兒佳婦”。但王氏似乎並不得寵,一直未曾生育。(對於父親意志的潛意識背離,俄狄浦斯情結的又一體現?笑。)得寵的是另一位蕭良娣,即後來的蕭淑妃。蕭氏出身齊梁皇族後裔蘭陵蕭氏,也是士族高門。貞觀末年正是蕭良娣寵幸最盛之時,一子二女都在這一時期誕生。然而,這仍然不能代替李治和武媚偷情的刺激。在曾經精明一世而今卻孱弱無力的父皇身邊,與他的嬪妾玩這種危險的遊戲,自有一種隱秘的快感吧。用“妻不如妾,妾不如偷,偷不如有時偷得著有時偷不著”來形容李治的心態,是最恰當不過了。
至於武媚,大多認為她扮演的是誘惑者和投機者的角色,其中並無多少真情投入,只是因為在老子那裡尋不到出路,才轉到到兒子身上尋找機會。考慮到武媚是相當理性的女子,這種說法也不無道理,但個人以為其中未必沒有感情的成分。對於一個自負才貌卻長期遭受冷落的宮妃而言,突然遭遇尊貴的皇太子的垂青,想必會大起知己之感的吧!何況從晉陽公主對李治的依戀來看,他應該不是個討女人厭的男人。“我愛你的人,也愛(更愛?)你的權。”這種情況也是很普遍的呢。愛情本來便不是一種很純粹的情感,和佔有慾、性慾等密不可分,就算再加一點雜質,那也沒什麼好奇怪的。
這段叫人難以啟齒卻又心跳不已的戀情,就在華麗而森嚴的長安宮廷裡悄然生根、發芽。至於發展到什麼程度,那就見仁見智了。有人認為他們還是處在“發乎情,止乎禮”的階段,因為李治膽子很小;也有人認為他們早已突破了那個尺度,因為武媚膽子很大,笑。我個人是傾向於他們之間的確有點什麼的,拋開李治在其他方面的表現不談,他在這件事上膽子從來就沒小過。何況詔書上那句“遂以武氏賜朕,事同政君”實在是很惹人遐思^_^ 這樣一直持續到貞觀二十三年,太宗皇帝去世,武媚面臨著人生中的又一次重大轉折:依據大唐制度,她得被送出宮削髮為尼。
按照舊史的說法,李治對情人沒有絲毫愛憐和實質性的幫助,任其像垃圾一樣被送到感業寺做比丘尼,直到後來太宗忌日行香,淚眼婆娑的武媚終於再次打動了他的心,於是重拾舊日歡好,但仍然無意帶她入宮。幸虧當時的王皇后嫉憤蕭淑妃有寵,聽到高宗和武氏在感業寺互泣之事後認為有機可乘,暗中令武氏將頭髮留起來,並勸高宗納武氏入後宮以奪蕭淑妃之寵,武氏這才再度入宮。可是遍查唐史,我們發覺一件奇怪的事,就是找不到感業寺的其他記載和具體位置,李唐皇室也似乎再沒有去那裡祭拜過先祖。如我們所知,李唐因尊老子為先祖,高祖李淵一度接受傅弈的建議欲廢佛寺,後因玄武門事變而終止。李世民雖未如此極端,但也大力整肅佛門,淘汰僧尼,因此初唐的佛寺是有數的,而在當時京都長安,有案可查的尼寺也就27所而已。——但其中卻並無感業寺。按理說感業寺既然是盡度太宗嬪妃為尼,規模必定不小,這麼神秘難尋著實有點奇怪,一個比較合理的解釋就是後來改了名字。那麼為何會改名?感業寺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