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部分

(秦二世)繼位後兩次頒佈“復行錢”,意思是說“這個命令必須執行”,分明在說“行錢”命令沒有執行,當然他的再次強調也不會管用。

原因如下:

首先,當時六國貨幣經過數百年流通,在當地顯然比秦半兩更有信譽,秦半兩不被接受也就在意料之中;其次,更重要的是,胡亥任皇帝后三年,陳勝、吳廣扯旗造反,公元前207年嬴胡亥滅國亡身,統一的秦朝僅僅存在了14年。

六國貨幣並未隨著秦國兵甲消失,兵戈可以消滅人的生命,但不能消滅本就與人類進步息息相關的貨幣,更不能消滅思想。只要人類還存在,經濟程序就不可能由權力決定。要改變貨幣制度,必須改變當地經濟結構,甚至改變當地風俗,這些都不是兵甲可以做到的。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第一章 金融,誰主沉浮(18)

人們往往指責嬴政重農抑商,似乎這個政策在後來數千年中限制了中國經濟發展,大家太小看嬴政了。秦始皇真的限制商業,黃金就不可能成為貨幣,指望小農把銅錢換為黃金是不可能的。秦始皇確實將“上農除末”作為基本政策,徵發商人及其子孫做苦役,從表面上看這確實抑制了商人。

不過,商人前面還要加個“小”字,即抑制了“小商人”。

在《戰國策》中我們看到的秦國的黃金支付,動輒以百斤計算,絕少在一斤以下;雲夢秦簡中不僅提到“復行錢”,而且規定了物資價格,尤其是戰爭物資和享用物資,不過物價按車計算,民間交易不可能用“車”去批發。這些交易的背後則是秦國的大商人,他們與范蠡不同,往往是官、農、商三棲明星,比如最會發財的呂不韋。

秦代以黃金和銅同時作為主要幣材,本身就是一種非正常方式,貨材隨著經濟程序中交易總量的變化而演進,隨著經濟總量增加幣材價值由低到高,正常的順序應該是:銅、銀、金。為皇權統治者服務的商業,與為平民的交換迥然相異,從一開始需要幣材的價值就很高,金、銅並行的背後卻是黃金已經從貿易媒介改頭換面成統治者的享樂工具,成為官商之間的媒介。

在雲夢秦簡中,我們看到這樣一種演進模式:與其說金、銅並行並非中國貨幣本位遞進,毋寧說這是為世俗權力構建的經濟體系,這種體系壓抑了經濟自然演進,因為自然經濟是無法挑戰具備絕對優勢的世俗權力的。

統一貨幣、“重農抑商”與焚書坑儒並無區別,只不過後者更為殘酷,更加血腥。這一切,都是試圖建立唯我獨尊的皇權權威,可惜這條路還很長,嬴政、嬴胡亥都沒有做到。當然,嬴政和嬴胡亥也不可能真正統一貨幣,更不可能完全按照自身意志排除異己。

因為,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競爭。

錢到底值多少錢

貨幣一旦與皇權結合,便必然會表達皇權的需要。無論是秦始皇統一貨幣,還是漢初頻繁更替的貨幣制度,莫不如是。由此,貨幣不再單純是史籍中的幣制更替、形制轉換,而是專制君權與經濟競爭實力之間的此消彼長。

《史記》上說,某天劉邦斬殺了一條白蛇,忽然東南方向起了大風(所謂斬白蛟而賦大風),劉邦據此斷言自己有帝王之份,便拉桿子造反,最後創立了漢朝,史稱西漢。

這肯定是胡掰,劉邦沒那麼神奇。他不過是秦朝的一個派出所所長(里長),由於未能按時把犯人押送到指定地點,論罪當死。

劉邦當然沒死,而是帶著押送的犯人去革秦朝的命,順便革掉了他的前輩——項羽。楚漢爭霸,不過是劉邦把項羽頂到與秦作戰的前線,自己從近道摸進咸陽城。

劉邦是不遵守規則的典範。

好了,現在可以從西漢說起了。

建立西漢後,劉邦似乎覺得“秦半兩”太重,將重量由12銖減為3銖,允許民間私鑄貨幣(更令民鑄錢)。不過,很快秦半兩和六國鑄幣就變成了不足半銖的“莢錢”,莢本是一種豆科植物,與浮萍的含義相近。市面物價飛漲,於是“米至石萬錢,馬一匹則百金”。

允許私人鑄幣,並非由於劉邦比較大度,不想壟斷鑄幣權力,說秦半兩太重更不是理由。依靠貨幣作為鬥爭工具,是要靠實力說話的,劉邦的登基大典連四匹純色的白馬都湊不齊,其窮困可見一斑。實際上,劉邦只對15郡有治理權,其他30郡均在豪強手中。就是劉邦不讓他們鑄錢,估計這些人也不會聽。漢初,劉邦還要剪除韓信這些功臣,對自己的嫡系部隊“豐沛功臣”只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電子書 分享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