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部分

這裡談李隆基,不是因為楊玉環。

大唐官錢奇缺,民間鑄錢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這個問題,私鑄者最初是士族,以後就是皇族和地方權貴。最終,皇族和地方官員手中的財富太多了。據記載,李隆基在位期間,後族家庭收入甚至已超過了太府寺。

這是李隆基絕對無法忍受的,就算都是皇族,也有親疏遠近。過於有錢會有很多想法,比如,造反……

717年、718年,李隆基兩次下詔,私鑄當死。負責這件事的人,是當時的宰相宋璟。有人說,愛一個人不需要理由,在政治上什麼都需要理由,比如選擇宋璟。

管理學認為,即使職位很低,權力卻不一定小,比如領導秘書、子女,比如唐朝宦官。這些人靠近皇帝,雖然在皇帝面前必須畢恭畢敬,但舉手投足間也可以傳遞某種資訊,即使不說壞話,也能在潛移默化中影響皇帝。李隆基之前,沒有一個太子順利即位,宦官和皇子公主的影響不可小覷。

李隆基當然想改變這一切,即使沒有士族掣肘,皇權仍然需要絕對權力。然而,畢竟這些人也屬於皇族,靠他們整治自己似乎不太可能,都是自己的骨肉至親,沒什麼惡行(造反)就辦了,也說不過去。靠中下級官僚好像也很難,畢竟敢跟皇子皇孫對著幹的人是少數。

李隆基之前,朝廷有很多宰相,尚書省左右樸射、中書令、門下侍中、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等,總之,宰相很多,最多的時候有16位。

李隆基改變了這一切,創立了相權,以此對抗皇族中的反對勢力。

開元年間,李隆基廢尚書省左右樸射,僅留門下侍中、中書令,這兩個職務也不允許同時在職,實際上僅有一名宰相。 txt小說上傳分享

第二章 西漢的財富(24)

相權集中於一人,才有可能對抗強大的皇族,對抗接近皇帝的宦官,此時宰相才真的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不過,相權仍舊不能與皇權抗衡,因為相權出自皇權,不過是皇權延伸,不具備挑戰皇權的終極實力。

第一個宰相是宋璟,很快他接到了一項任務,收繳私錢。

宋璟在李隆基支援下在淮南一帶收繳私錢,這是一個錯誤的時間、錯誤的地點、錯誤的對手,更是錯誤的方式。宋璟想消滅私錢,手段有點狠(捕責甚峻),不但要沒收私錢,還追求從肉體上消滅。

這就過分了。

弄到砍頭的份上,不至於,在收繳私錢的過程中宋璟得罪了很多人,更重要的是,私錢不可能禁絕掉,朝廷鑄錢不足,再不讓私鑄,那才會真的很麻煩。

這是一場沒有懸念的戰爭,李隆基不可能得罪所有權貴,那些人是他政令的傳達者,市場也不可能真的沒有貨幣。當“以此招怨益多”、當“市井不通”,李隆基本人也開始嘲諷宋璟。

接受繳私錢命令當年,宋璟罷相。

盛世貨幣辯論賽

糧多錢少,就會落價,如果沒有私鑄的話。

李隆基統治中期,這個問題嚴重了。並非私鑄搞得物價飛漲,而是私鑄也滿足不了流通需要,長安糧價已經降到一石糧食15錢。很多人認為,應該放開私鑄,當然也有人反對。

中國歷史上第二次貨幣理論爭霸賽開始了。

正方選手:張九齡,職務:宰相(下平章事);

反方選手:劉秩,職務:國子監祭酒。

辯論會主席:李隆基,職務:皇帝。

辯論題目:貨幣可以私鑄嗎

李隆基:現在由正方辯友陳詞。

張九齡:首先,我方認為應該放開民間私鑄貨幣。原因如下,第一,貨幣經濟總體上優於實物交換,目前國家經濟面臨通貨緊縮,因為國家鑄幣太少。第二,鑄幣給國家不能帶來任何收益,還經常賠本。第三,通貨緊縮的結果是穀賤傷農,有損國本。詳細情況,請見拙作《泉貨論》。

李隆基:現在由反方辯友陳詞。

劉秩:對方辯友提出鑄幣不能給國家帶來任何收益,但我方認為鑄幣權必須歸於國家,這不是掙錢賠錢的問題,這是皇帝的權威(人主之權),放棄貨幣鑄造權,就等於讓皇帝放棄駕馭民眾。對於民間私鑄問題,我方辯友認為,要禁止,但尺度不能太嚴。

辯論結果:張九齡勝,民間可鑄錢。

這是中國歷史上有記載的、最有意義的一次貨幣理論年會,張九齡從朝廷收入出發立論,在官鑄未減重前提下放開民間私鑄。中國古代貨幣此時回到自然演進軌道,樹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