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隻牛”的精神(1)
文/鄧純雅
他瘦瘦黑黑的,銀幕下其實並不怎麼顯眼,因為要保持身材多年都不能吃米飯,他也很傳統孝敬父母重視家庭。當然,他一定不會忘記小時候的光景,舊舊的屋村一側,明黃色的陽光照著大得像整個森林的榕樹群,好大的一片樹蔭裡黑黑水龍頭下,他蜷著身子站在水柱下面,媽媽的手揉搓著他的頭髮,泡沫蔓延到他的臉頰和下頜,溼噠噠的水暈一圈圈的印在地面上。他也算是苦孩子出身,所以面對很多困境反而顯得十分安然。
從汽水小弟到電視演員再到電影演員,他一路走來其實還是蠻辛苦的,因為要和大明星配戲,沒少摔摔打打,受了傷他從來都不抱怨,只是有點憨厚的咧著嘴笑笑。他也很聰明,什麼技能到了他那裡,很快就能學會,不管是騎馬、騎摩托車、跳華爾茲樣樣都精通。別的人到了片廠往往是坐在躺椅上等著開戲,他則是跑前跑後,學這學那,他每天要洗兩次頭髮,他要自己隨時隨地都是好狀態。
後來,他終於成為了電影界的頭號賣座明星,他並不滿足,他開始要學做歌手,從他那單線條的嗓子裡發出的頭幾個音開始,就被專業的樂評人看作是兒戲。他沒有失望更沒有遲疑,他開始拜師學藝,從練習發聲開始一點一點學習唱歌,從五音不全到上演全球演唱會,這個歷程的辛苦恐怕外人很難了解。用一位他的同行女歌手的話,就是他從一首歌都唱不對到懂得巧妙的唱歌,這絕對不是隨便努力就可以做到的。
當然,現在,他已經是名滿江湖的大腕了,他主演超過了100部電影,他的唱片暢銷了整整10年了,他同時代的藝人不是早已經身材走樣退出演藝圈,要麼就是早已經被邊緣化了,頂多拍幾個廣告參加兩個活動做半退休狀態。而他則依然生龍活虎,絕對沒有煙花絢爛開放過後的寂寥感,而是倒真變成了一顆永遠善良永遠煥發生機的恆星。他依然那麼拼命,他依然那麼愛唱歌愛演戲,拍一個MV將自己的女舞伴累得要命就為了真正完美的狀態,為了塑造一個角色將自己的整頭黑髮漂白一度曾毀壞髮質,他依然會為了一部電影全情投入,就好像第一次那樣。
有些人,喜歡他;有些人,不喜歡他。但誰都會承認,他算得上這個多變的娛樂圈裡最敬業的人,他也是專業精神的代表,他愛自己的職業,他是人們心中最professinal的偶像。他就是歌迷眼中的ANDY LAU,是當紅組合TWINS歌中的劉華先生,他是曾經的四大天王,他是港片票房的保證,他是永遠的最後歡迎男歌手獎得主,他是陪伴我們走過青蔥歲月的人,他叫劉德華。
2007年的秋天,暌違兩年的他又發了新專輯,名字很好玩叫做——《一隻牛的異想世界》,查了查資料,真是好厲害,這竟然是他的第61張專輯,而本身屬相就是牛的他還真是具有很“牛”的一些特質,所以在看到這本週永亮先生的專著《我是職業人》的時候,第一個下意識就是想到了華仔。
有人說,香港人的勤勞世界出名,從60年代經濟騰飛開始,他們就是在異常艱苦的環境下,靠著自己的一雙手勤勞苦幹才能積累後來的鉅額財富。那時候香港的許多上班族,常常一人身兼兩職,晚上還要去夜校讀書繼續充電,就像是李家誠先生的創業歷史一般,從賣塑膠花開始然後一點點積累財富,在進入地產和零售行業,進行海外貿易最終才成就了一番事業。所以對於這些勤勞苦幹的香港民眾來說,他們最青睞的偶像正是像劉德華這樣,白手起家靠著自己的努力成為天皇巨星的藝人。而在香港說到華仔,人們常常會講到這兩個詞彙,一個是努力,一個就是認真,可以說這兩點也是一個標準職業人的最大特徵。
正如周永亮先生本人感受的那樣,作為北京大學MBA管理諮詢協會的高階顧問、英國蘭開斯特大學管理學院中國管理研究中心、曼徹斯特商學院中國管理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專案成員,他曾經為中國多加知名企業服務,包括###、###、中國電力、華立集團、廣東聯通、廣東電信、三鹿乳業等,他發現在困擾中國企業的眾多管理問題中,人力資源一直是個難解的題目,而透過調查研究,周永亮先生大膽提出了自己的論點:人力資源問題的核心在於職業化程度不夠,因為只有職業化的員工才能早就具有競爭力的企業,而同時更具競爭力的企業也將為它的每一位員工帶來一份偉大的事業。這就如同一個好導演要拍一步好電影,就必須有好的演員一樣,再好的故事如果沒有合適的明星來演繹的話,恐怕拍出來的效果都將是味同嚼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