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一週衝榜,求收藏,求票票,求一切,袁方的雄起,需要兄弟們相助!)
孔融一聽說去向陶謙求救,頓時臉上一沉,彷彿聽到件極丟人的事一般。
尋聲掃去,孔融認出了那人。
那國字臉的華服男子,正是東海糜家的家主糜竺。
糜家乃天下三大富商之一,青州比鄰徐州,自然是糜家重點經營的一州。
前番黃巾肆虐青州,糜竺被迫擱置了在青州大部分的買賣,今黃巾賊一破,糜竺就親自來到北海國,利用自己人脈和名望,重新佈局糜家在此間生意。
天下三大富豪,還有那徐州名士的頭銜,足以令孔融將糜竺待為座上之賓。
不過糜竺也算倒黴,前腳剛到都昌不久,北海國的形勢轉眼突變,袁方後腳就率大軍殺到,把他一併圍在了都昌城中。
糜竺身為徐州人,提出向徐州牧陶謙求援的計策,倒也在合理之中。
孔融卻冷哼了一聲,不悅道:“此乃我青州自己的事,引外兵參與,恐怕不太合適。”
孔融那副表情,似乎是覺得請陶謙相助,乃是一件很沒有面子的事。
糜竺正色道:“青徐二州素為一體,青州若然有失,則徐州也將受到袁氏的威脅,竺提出請陶州牧前來相救,非只是為了救北海國和青州,更是為了保全我徐州,懇請孔國相三思。”
糜竺這義正嚴辭的話出口,孔融聽著就舒服了許多,臉色立時隨之緩和。
“嗯,糜子仲此言,倒也在理,青徐確為一體呀。”孔融微微點頭,似已改變心意。
這時,沉默已久的劉備,當即慷慨道:“備願率關張二將,統一支敢死之軍,護著糜子仲拼死突圍,前往徐州求援。”
孔融沉吟片刻,點頭道:“玄德甘冒風險突圍求援,此等義勇之氣,著實令人佩服,但不知玄德需多少兵馬?”
“兩千精兵。”劉備毫不猶豫道。
“兩千!”孔融微有吃驚。
如今都昌城中,只餘下了四千兵馬,若再分兩千給劉備,城中就只餘下不到兩千的兵馬。
而劉備就算能求來援兵,至少也得在十餘天后,這期間,他孔融就要以兩千殘兵,抵擋袁軍的進攻。
這其中艱難,怎能不叫孔融猶豫。
劉備眼眸中閃過一絲深邃,似是看出孔融心思,忙道:“備也知道國相難處,只是兵馬若少,恐難突圍而出,到時不但白白損折兵馬,反而求援無望,備也是不得已呀。”
話音方落,孔融尚未說什麼,另側的太史慈,慨然道:“玄德言之有理,請國相放心,就算只有兩千兵馬,我也必能保得城池不失,守到援軍到來的那一刻。”
有了太史慈做保證,孔融放心了許多,猶豫了片刻,終還是答應了劉備所請。
劉備和糜竺二人對視一眼,均是暗暗鬆了口氣。
“為了確保萬無一失,竺以為,我們還可略施一小計,以讓袁方那小子放鬆警惕,玄德才好護送我突圍。”糜竺又道。
“子仲有何計策?”孔融精神一振。
糜竺遂不緊不慢,將自己的計策,道了出來。
孔融聽罷,沉思了許久,嘆道:“此計雖有損我孔融的聲譽,不過對付袁方這種奸詐之徒,倒也沒什麼可顧慮的,就依你之計行事吧。”
軍議散去,諸人退盡,空曠的大堂上,只餘下孔融一人。
孔融負手而立,白淨的臉上,洋溢著一種與生俱來的高傲,眼眸中,更是充斥著不屑與輕視。
“袁方,你若是袁本初嫡子,我還敬你三分,只可惜你只是一個連庶子都不如的野種,我孔融乃堂堂孔子聖人之後,豈能敗在你這種人手中,哼……”
堂外,拐過走廊,糜竺和劉備不約而同的走在了一起。
眼見四下無人,劉備拱手道:“幸得糜兄出言,若非如此,依孔北海那般性子,我等只怕都得被困死在這都昌城裡了。”
“哪裡哪裡,玄德言重了。”
糜竺連連自謙,卻拱手道:“此番突圍出城,竺還要仰仗玄德環護周全才是。”
劉備拍著胸堂,正色道:“糜兄放心,備就算拼得這條性命,也一定會保護糜兄殺出包圍。”
“嗯,有玄德這句話,我就寬心了。”糜竺連連點頭,眼眸之中,不禁閃著絲絲欣慰的意味。
……
都昌城南,袁軍大營。
帳外飛雪連天,帳中卻溫暖如春,火盆中木